汉族
大汉族主义
拼音:dà hàn zú zhǔ yì 首字母大写:DHZZY五笔:dd ic ytt y yr 大汉族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汉族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表现。国民党政府推行的民族政策。表现为歧视少数民族,限制和剥夺他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自由平等权利。建国后,民族压迫制度已根本废除,但大汉族主义思想还继续存在。
春节
拼音:chūn jié 首字母大写:CJ五笔:dwj ab 春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夏历正月初一。中国汉族及有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节前家家户户打扫房屋,置办年货,贴春联,挂年画等。除夕夜,要守岁。节日期间,人们穿新衣,外出拜年。此外,还开展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逛花市、赏冰灯等活动。
绸舞
拼音:chóu wǔ 首字母大写:CW五笔:xmf tgl 绸舞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汉族舞蹈。汉代已流行。今多见于传统戏曲和民间舞蹈中。舞者手执长彩绸挥舞,分单手舞绸和双手舞绸两种,一般多为单人表演。
汉语
内蒙古自治区
拼音:nèi měnɡ ɡǔ zì zhì qū 首字母大写:NMGZZQ五笔:mw apf dgh thd ick ar 内蒙古自治区的同义词反义词
简称“内蒙古”。在中国北部,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人口22372万(1995年)。除汉族外,蒙古族居多。1947年建立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其他重要城市有包头等。地处内蒙古高原,阴山以南黄河沿岸和大兴安岭以东为平原。处中温带,自东往西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中国主要牧区。农产中甜菜产量居全国前列。中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钢铁工业亦发达,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大兴安岭盛产木材。
狮子舞
拼音:shī zi wǔ 首字母大写:SZW五笔:qtjh bb tgl 狮子舞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流行地区很广。一般由两人合作舞大狮,一人舞小狮,另一人扮武士,持彩球逗引狮子翻滚、跳跃等,技巧性很强。历史悠久,汉代已流行。
白种
巴氐
拼音:bā dī 首字母大写:BD五笔:cnh qayi 巴氐的同义词反义词
1.氐人的一支。东汉末,自巴西(治今四川阆中县)﹑宕渠(治今四川渠县东北)郡北徙于汉中杨车板,号为杨车巴。魏武帝时,首领李虎率族众500余户附魏,受封将军,并将族众尽迁略阳北(今甘肃秦安县东南),遂号为巴氐。西晋元康(公元291-299年)年间,关西连年饥馑,族人又大量流入四川。首领李特乘机拥兵割据,于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建立成汉政权,为十六国之一。后渐与当地汉族融合。
蚌舞
拼音:bànɡ wǔ 首字母大写:BW五笔:jdh tgl 蚌舞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舞时﹐一人身背用竹﹑布做成的大蚌壳﹐扮成蚌﹐一人扮成渔夫﹐表现渔翁捉蚌;或再加一人扮成鹬﹐三人表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又称蚌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