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
拼音:hǎi nán shěnɡ 首字母大写:HNS五笔:itx fm ith 海南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别称“琼”。在中国最南部。省境由海南岛及散布在南海的西沙、中沙、南沙三群岛组成,面积339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区。人口702万(1995年)。有黎、苗等少数民族。1988年建省。省会海口。主岛中南部是以五指山为主的山地,北部为平原。地处热带,降水多。中国最大的热带作物基地。产优质铁矿,近海富天然气。现已开放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东坡书院
拼音:dōnɡ pō shū yuàn 首字母大写:DPSY五笔:ai fb nnh bpf 东坡书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宋著名文学家苏轼贬谪儋州时游乐和讲学的旧址。始建于元延佑年间。在今海南省儋县中和镇,为海南岛的重要古迹之一。
南海诸岛
拼音:nán hǎi zhū dǎo 首字母大写:NHZD五笔:fm itx yft qmk 南海诸岛的同义词反义词
南海中,中国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岛屿的总称。东沙群岛属广东省,余属海南省。基本上为珊瑚岛礁,已定名的总数达二百六十七个。太平洋和印度洋航运要冲。岛上多鸟粪。附近海域富水产资源。
船形屋
拼音:chuán xínɡ wū 首字母大写:CXW五笔:tuw gae ngc 船形屋的同义词反义词
黎族的传统民居。流行于海南省。因形状像倒扣地上的船只,故名。有三种类型:铺地型、高架形及向“金字型”过渡的过渡型。共同特点是,屋有立柱,顶开天窗,头尾开门,茅草片盖屋顶。高架型则屋基用许多木桩支撑,上层住人,下层养牲畜。
海口市
拼音:hǎi kǒu shì 首字母大写:HKS五笔:itx kkkk ym 海口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海南省省会。在海南岛北部、南渡江口,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1926年设市。人口482万(1995年)。秀英港航运便利,为海南省进出口贸易要地。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环境优美。名胜古迹有五公祠、海瑞墓、人民公园(内有解放海南纪念碑)。有海南大学等高等学校。
南沙群岛
拼音:nán shā qún dǎo 首字母大写:NSQD五笔:fm iit vtku qmk 南沙群岛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南、散布最广的群岛。属海南省。拥有的岛屿、沙洲、暗礁、暗沙和暗滩占南海诸岛总数的90%。其中70%为暗礁。最大岛屿太平岛,仅043平方千米,为国防要地。在永暑礁建有海洋观测站。富海底油气资源。
三亚市
拼音:sān yà shì 首字母大写:SYS五笔:dg go ym 三亚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海南省海南岛南部,滨临南海。1984年设市。人口403万(1995年)。为海南省新兴旅游城市。有亚龙湾、天涯海角、鹿回头、落笔洞、崖城等名胜古迹。
朱崖
砖红壤
拼音:zhuān hónɡ rǎnɡ 首字母大写:ZHR五笔:dfn xa fyk 砖红壤的同义词反义词
热带雨林或季雨林气候和植被条件下形成的土壤。为暗棕红或灰棕色,呈强酸性反应。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地区。中国主要分布于海南省,以及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的南部。
黄道婆(约1245-?)
拼音:huánɡ dào pó ( yuē 1245-?)首字母大写:HDP(Y1245-?)五笔:amw ut ibv ( xq 1245-?) 黄道婆(约1245-?)的同义词反义词
元代女棉纺织革新家。又名“黄婆”,松江乌泥泾(今属上海市徐汇区)人。少年时流落崖州(治今海南省三亚市崖城)近三十年,向当地人民学得纺织技术。元代元贞年间(1295-1297)返回故乡,改革纺织工具和织造工艺,与家乡妇女织造出著名的乌泥泾被,促使松江一带棉纺织业繁荣发展,对当时植棉和纺织业的发展起很大推动作用。徐汇区港口镇建有黄母祠,东湾村建有墓园,以纪念其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