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剌国

拼音:wǎ lá ɡuó 首字母大写:WLG五笔:gnn skj l 瓦剌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1.旧时讥称行为不正当的妇女。

瓦剌

拼音:wǎ lá 首字母大写:WL五笔:gnn skj 瓦剌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时总称西部蒙古各部,活动于鞑靼以西地区。也先任首领时曾统一蒙古各部,势力强盛,多次进攻明朝,土木之变曾俘获明英宗。后因内讧势衰。清时分为杜尔伯特、准噶尔、土尔扈特、和硕特四部。

夺门

拼音:duó mén 首字母大写:DM五笔:df uyh 夺门的同义词反义词
1.破门﹐奋力冲开门户。 2.明英宗亲征瓦剌﹐兵败被俘。其弟继位为景帝﹐即与瓦剌议和。英宗返回京师﹐入居南宫﹐不许朝谒。景泰八年﹐石亨﹑徐有贞等以兵迎英宗于南宫﹐毁垣坏门而入﹐英宗乃复辟。史称此次政变为"夺门之役"。见《明史.英宗后纪》。后因以"夺门"泛指复辟﹑政变。

夺门之变

拼音:duó mén zhī biàn 首字母大写:DMZB五笔:df uyh pp yoc 夺门之变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英宗发动的政变。1449年英宗为瓦剌掳去,兵部尚书于谦等拥英宗弟朱祁钰为帝(景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组织抵抗瓦剌。英宗于次年被释归京,1457年发动政变,夺取宫门,登奉天殿复位,废景帝,杀于谦等。

额鲁特

拼音:é lǔ tè 首字母大写:ELT五笔:ptkm qgj cffy 额鲁特的同义词反义词
瓦剌(Wǎlà)在清代的称呼。

己巳之变

拼音:jǐ sì zhī biàn 首字母大写:JSZB五笔:nng nngn pp yoc 己巳之变的同义词反义词
1.也称土木之变。指明英宗被瓦剌俘于土木堡事件。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贵族也先率兵攻明。宦官王振挟持英宗统兵五十万亲征,至大同,闻前方小败,即惊慌后撤,行军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东)被敌军追及,仓猝应战,死伤过半,英宗被俘,王振也为乱军所杀。因这一年是己巳年,故名。

土木堡

拼音:tǔ mù bǎo 首字母大写:TMB五笔:ffff ssss wksf 土木堡的同义词反义词
1.地名。在今河北怀来县东。本名统漠镇,唐初高开道所置,后沿误为"土木"。明永乐初置堡。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英宗率军与瓦剌作战,被俘于此,堡毁。后嘉靖﹑隆庆间又曾重修。参见"土木之变"。

卫拉特

拼音:wèi lā tè 首字母大写:WLT五笔:bg ru cffy 卫拉特的同义词反义词
1.清代对西部蒙古各部的总称。"卫拉特"乃蒙语音译,为部落之意。元代称斡亦剌,明称瓦剌,清曰厄鲁特,也称额尔特﹑卫拉特。后分裂为四部: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

于谦(1398-1457)

拼音:yú qiān (1398 - 1457)首字母大写:YQ(1398-1457)五笔:gf yuv (1398 - 1457) 于谦(1398-1457)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代大臣。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永乐进士。为官清廉耿直,土木之变后,任兵部尚书,拥立景帝,反对南迁,并调集大军在北京城外击退瓦剌军。次年,瓦剌首领也先释放英宗,他仍努力整顿军队,加强训练以防备瓦剌。1457年,英宗发动政变,重登帝位,他被诬陷,惨遭杀害。万历年间平反昭雪,谥忠肃。

土木之变

拼音:tǔ mù zhī biàn 首字母大写:TMZB五笔:ffff ssss pp yoc 土木之变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的事件。1449年,瓦剌贵族也先率军攻明。宦官王振挟持英宗率军五十万亲征。至大同,闻前方败讯,即惊慌退却,于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也先追及,明军大败,英宗被俘,王振死于乱军之中。
1 共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