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

拼音:yònɡ yùn 首字母大写:YY五笔:et ujqu 用韵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押韵。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 2.和韵的一种。即以原诗韵脚为韵脚,而不按其次序。

柏梁体

拼音:bǎi liánɡ tǐ 首字母大写:BLT五笔:srg ivw wsg 柏梁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七言古诗的一种。相传汉武帝在柏梁台上和群臣共赋七言诗,人各一句,每句用韵,后人谓此体为柏梁体。

变文

拼音:biàn wén 首字母大写:BW五笔:yoc yygy 变文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扩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如敦煌石窟里发现的《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伍子胥变文》等。

彩霓

拼音:cǎi ní 首字母大写:CN五笔:ese feq 彩霓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彩虹。 2.宋司马光《范景仁传》:"召试学士院﹐诗用'彩霓'字。学士以沈约《郊居赋》:'雌霓连蜷'﹐读'霓'为入声﹐谓景仁为失韵。"后遂以"彩霓"为作诗用韵之典。

出入格

拼音:chū rù ɡé 首字母大写:CRG五笔:bm ty stk 出入格的同义词反义词
1.作诗用韵的一种格式。取音近可通押者递换用韵,亦称辘轳格。

次韵

拼音:cì yùn 首字母大写:CY五笔:uq ujqu 次韵的同义词反义词
也称“步韵”。作旧体诗的一种方式,依照所和诗的用韵次序写和诗。

大鼓书

拼音:dà ɡǔ shū 首字母大写:DGS五笔:dd fkuc nnh 大鼓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1.曲艺的一种。由一人自击鼓﹑板演唱﹐一至数人用三弦等乐器伴奏。唱词多采用民间流传的历史故事等﹐用韵文编成。一般认为清初形成于山东﹑河北的农村。主要流行于北方﹐兼及长江和珠江流域的部分地区。因地区﹑方言和曲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京韵大鼓﹑乐亭大鼓﹑东北大鼓﹑山东大鼓﹑湖北大鼓﹑广西大鼓等﹐总称为大鼓书﹐简称大鼓。

二韵诗

拼音:èr yùn shī 首字母大写:EYS五笔:fgg ujqu yff 二韵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绝句。近体诗首句可不用韵,即使入韵,古人亦不算在韵数之内,故称绝句为"二韵诗"。

古体诗

拼音:ɡǔ tǐ shī 首字母大写:GTS五笔:dgh wsg yff 古体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以后指区别于近体诗(律诗、绝句)的一种诗体,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形式,句数没有限制,每句的字数也可以不齐,平仄和用韵都比较自由。也叫古诗或古风。

干韵

拼音:ɡān yùn 首字母大写:GY五笔:fggh ujqu 干韵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兼韵。谓兼取通用韵中的一二字。
12345 共4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