祺祥
祺祥政变
拼音:qí xiánɡ zhènɡ biàn 首字母大写:QXZB五笔:pydw pyu ght yoc 祺祥政变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北京政变”或“辛酉政变”。1861年8月,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死,六岁皇子载淳继位,肃顺等八人为辅政大臣,定次年改元祺祥。11月,慈禧太后、慈安太后与恭亲王奕b137发动宫廷政变,处死肃顺等人,宣布“垂帘听政”,以奕b137为议政王,改年号为同治。从此,慈禧太后掌握清廷实权达四十余年。
慈禧太后(1835-1908)
拼音:cí xǐ tài hòu (1835-1908)首字母大写:CXTH(1835-1908)五笔:uxxn pyfk dy rg (1835-1908) 慈禧太后(1835-1908)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清末同治、光绪两朝实际的统治者。咸丰帝妃,同治帝母。满族。叶赫那拉氏。为人阴险毒辣,善于玩弄权术。1861年咸丰帝死,同治帝继位,她发动祺祥政变,实行“垂帘听政”,掌握清廷实权。同治帝死后,立载b141(即光绪帝)为帝,仍由她听政。1898年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她把持朝政四十余年,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戊戌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更多
桂良(1785-1862)
拼音:ɡuì liánɡ (1785-1862)首字母大写:GL(1785-1862)五笔:sff yv (1785-1862) 桂良(1785-1862)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官员。满洲正红旗人。历任云贵总督、兵部尚书、直隶总督。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受命为钦差大臣,先后与俄、美、英、法等国签订《天津条约》。1861年任总理衙门大臣。祺祥政变后任军机大臣。
肃顺(1816-1861)
拼音:sù shùn (1816-1861)首字母大写:SS(1816-1861)五笔:vh kd (1816-1861) 肃顺(1816-1861)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官员。爱新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任户部尚书,得咸丰帝信用。建议重用曾国藩等,镇压太平军。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参与对外交涉,拒绝沙俄对中国的领土要求。咸丰帝病死,受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祺祥政变时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