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制

拼音:jīnɡ zhì 首字母大写:JZ五笔:x tgm 经制的同义词反义词
1.治国的制度。 2.经理节制。

经制钱

拼音:jīnɡ zhì qián 首字母大写:JZQ五笔:x tgm qg 经制钱的同义词反义词
1.始于北宋宣和年间的一种附加杂税。

颛顼历

拼音:zhuān xū lì 首字母大写:ZXL五笔:mdm gdm de 颛顼历的同义词反义词
1.历法名。我国古六历之一。"颛顼历"在周末已经制定,秦统一后颁行全国﹐以十月为岁首。自秦始皇二十六年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共行一百十七年。

小比例尺地图

拼音:xiǎo bǐ lì chǐ dì tú 首字母大写:XBLCDT五笔:ih xx wgq nyi f ltu 小比例尺地图的同义词反义词
指比例尺小于或等于百万分之一的地图。采用地图投影法,先制成经纬网,再将各地理要素按相应的坐标转绘在图上,采用各种符号和文字注记,经制图综合编绘而成。

坐支

拼音:zuò zhī 首字母大写:ZZ五笔:wwf fc 坐支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一种财经制度。(1)清制,凡各省﹑道﹑府以下官俸﹑役食﹑铺兵工食﹑驿站料价等,都摊征于民,编入地丁征收,到支用时,就在编征项下支付,称为"坐支"。清薛福成《应诏陈言疏》:"惟是州县养廉,大者无过千两,盖与坐支各款,均属办公不可少之费。"(2)民国政府曾规定,机关单位经财政部同意,可以从其征收的税款中支付一部分抵充支出,称为"坐支"。1936年停止坐支制。(3)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现金管理的企业单位......更多

经总制钱

拼音:jīnɡ zǒnɡ zhì qián 首字母大写:JZZQ五笔:x ukn tgm qg 经总制钱的同义词反义词
1."经制钱"和"总制钱"的并称,宋代的附加杂税。前者始于北宋宣和年间,陈遘以发运使兼经制使督理东南地区财赋,加征卖酒﹑典卖田宅的牙税,常赋外的头子钱,以及其他项目的税金,称经制钱。其后翁彦国为总制使,效其法别立名目征税,称总制钱。

松皮

拼音:sōnɡ pí 首字母大写:SP五笔:swc bnty 松皮的同义词反义词
1.松树皮。古时经制作,可为菜,亦可入药。金朱弁有《北人以松皮为菜予初不知味虞侍郎分饷一小把因饭素授厨人与园蔬杂进珍美可喜》诗。

一定

拼音:yí dìnɡ 首字母大写:YD五笔:g pgh 一定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一经制定;一经确定。 2.固定不变;注定。 3.规定的,确定的。 4.必然;确实无疑。 5.表示坚决。多用于第一人称。 6.某种程度的;适当的。 7.特定。 8.犹统一。

印刷

拼音:yìn shuā 首字母大写:YS五笔:qgb nmh 印刷的同义词反义词
将文字、图画、照片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呈现原稿内容的技术。有纸张印刷、塑料印刷、皮革印刷和纺织品印刷等。最常用的为纸张印刷。

月桩钱

拼音:yuè zhuānɡ qián 首字母大写:YZQ五笔:eee sof qg 月桩钱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南宋为支应军饷而加征的税款名目﹐因系计月桩办钱物﹐故称。绍兴二年(1132年)﹐韩世忠驻军建康﹐由江东漕司每月拨饷十万缗以供军需。规定动用经制钱﹐上供钱及移用其他税钱﹐漕司不肯动拨本身税款﹐指定科目又不够支应﹐就向地方摊派。州县巧立名目﹐横征于民。其名目有:曲引钱﹑纳醋钱﹑卖纸钱﹑户长甲帖钱﹑保正牌限钱﹑折纳牛皮筋角钱﹐两讼不胜则有罚钱﹑既胜则令纳欢喜钱等。其后又推行于江浙及湖南﹐以江南东﹑西......更多
12 共1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