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修
戴名世(1653-1713)
拼音:dài mínɡ shì (1653-1713)首字母大写:DMS(1653-1713)五笔:falw qk anv (1653-1713) 戴名世(1653-1713)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文学家。字田有、褐夫,号南山,安徽桐城人。康熙年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因所著《南山集》有反清言辞,被处死。此案牵连数百人,为清代有名的文字狱。其散文学明代唐宋派,较有特色,对后来的桐城派有一定影响。
朱彝尊(1629-1709)
拼音:zhū yí zūn (1629-1709)首字母大写:ZYZ(1629-1709)五笔:tfi xoxa usg (1629-1709) 朱彝尊(1629-1709)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文学家。字锡鬯,号竹fdcc、小长芦钓鱼师、金风亭长。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康熙年间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加编修《明史》。为浙西词派创始人。诗与王士fdcd齐名,世称“南朱北王”。编有《词综》、《明诗综》,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
编检
陈维崧(1625-1682)
拼音:chén wéi sōnɡ (1625-1682)首字母大写:CWS(1625-1682)五笔:ba xwy ms (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文学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康熙年间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编修《明史》。词作风格豪放。又善诗和骈文。有《湖海楼诗集》、《湖海楼文集》、《迦陵词》。
晁补之(1053-1110)
拼音:cháo bǔ zhī (1053-1110)首字母大写:CBZ(1053-1110)五笔:jqi puh pp (1053-1110) 晁补之(1053-1110)的同义词反义词
北宋文学家。字无咎,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元丰年间进士。历任著作佐郎、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编》。
春坊
拼音:chūn fānɡ 首字母大写:CF五笔:dwj fy 春坊的同义词反义词
1.魏晋以来称太子宫为春坊。又称春宫。
2.太子宫所属官署名。唐置太子詹事府,以统众务;左右二春坊,以领诸局。历代相承,属官时有增减。明清时实际成为翰林院编修﹑检讨开坊升转之所。清末废。
高启(1336-1374)
拼音:ɡāo qǐ (1336-1374)首字母大写:GQ(1336-1374)五笔:ymk ynk (1336-1374) 高启(1336-1374)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代诗人。字季迪,号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初参与编修《元史》,任翰林院国史编修。明太祖授他户部侍郎,不受,后被腰斩。有《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等名篇。有《高太史大全集》。
翰林院
拼音:hàn lín yuàn 首字母大写:HLY五笔:fjw ss bpf 翰林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官署名。唐代初设,集各种才艺之人于院中供皇帝使令。开元末另开学士院,供职者称翰林学士。宋代设翰林学士院,为皇帝起草诏旨。明代成为外朝官署,清代沿设,为“储才”之所,掌编修国史、进讲经史、草拟文书等事务,长官是掌院学士。
馆阁
拼音:ɡuǎn ɡé 首字母大写:GG五笔:qnp utk 馆阁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房屋建筑。
2.北宋有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通称"馆阁"。明代将其职掌移归翰林院,故翰林院亦称"馆阁"。清代沿之。
3.指典雅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