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自由贸易区
拼音:běi měi zì yóu mào yì qū 首字母大写:BMZYMYQ五笔:ux ugdu thd mh qyv jqr ar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同义词反义词
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建立的自由贸易区。根据1992年12月签订、1994年1月1日生效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建立。据1991年统计,该自由贸易区拥有人口36亿,国内生产总值达64万亿美元。该协定规定,在十五年内分三个阶段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和劳务的自由流通。
自由贸易
拼音:zì yóu mào yì 首字母大写:ZYMY五笔:thd mh qyv jqr 自由贸易的同义词反义词
“保护贸易”的对称。国家对进出口贸易不进行干涉,不加以限制,允许商品自由地输入和输出的政策。19世纪,英国凭借它的工业优势,实行此项政策有六十年之久。以后,实行这种政策的国家极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宪章》规定了自由贸易原则,但保护贸易盛行。
自由贸易区
拼音:zì yóu mào yì qū 首字母大写:ZYMYQ五笔:thd mh qyv jqr ar 自由贸易区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具有自由港性质的特定区域。往往还以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办企业。
②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国际贸易集团。
国富论
拼音:ɡuó fù lùn 首字母大写:GFL五笔:l pgk ywx 国富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英国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全译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出版。全书以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为研究对象,认为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及国际上的自由贸易对促进其增长具有巨大作用,并分析了价值、价格、工资、利润、地租等经济范畴,建立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完整体系。
对外贸易区
科隆
拼音:kē lónɡ 首字母大写:KL五笔:tufh btg 科隆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德国名城和中西部工业、交通中心。人口953万(1983年)。工业部门齐全,以电子、汽车、精密机械等为主。金融中心。铁路枢纽,重要河港。多古迹。有著名的科隆大教堂和大学。
②巴拿马第二大城市、加勒比海岸主要商港。在巴拿马运河北口。人口6万(1980年),多为开凿运河的黑人劳工后裔。美洲著名自由贸易区之一,主要经营电器、机械、交通器材和化工产品。附近有炼油厂。
保护贸易
拼音:bǎo hù mào yì 首字母大写:BHMY五笔:wk ryn qyv jqr 保护贸易的同义词反义词
“自由贸易”的对称。利用国家权力,制订高额关税以及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防止外国商品竞争,以保护本国市场和产业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一直推行这种政策。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护它幼弱的民族工业,也实行必要的保护贸易措施。
绝对成本说
拼音:jué duì chénɡ běn shuō 首字母大写:JDCBS五笔:xqc cf dn sg yuk 绝对成本说的同义词反义词
西方早期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76年最先提出。认为各国(或地区)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如自然资源、土质和民族素质,生产在成本上占绝对优势即低于别国的产品,并进行交换,对各国都有利。他据此提出自由贸易学说。
塞得港
拼音:sāi dé ɡǎnɡ 首字母大写:SDG五笔:pawf tj iawn 塞得港的同义词反义词
埃及第二大海港。人口364万(1983年)。世界最大的煤炭和石油贮藏港之一,有完备的船舶维修及化学、羊毛加工等工业。为自由贸易区。澳洲、南亚与东地中海各港间的商货转口港。
特区
拼音:tè qū 首字母大写:TQ五笔:cffy ar 特区的同义词反义词
一般指经济特区。国外又称自由贸易区、自由工业区、出口加工区、自由关税区等。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不同于国内其他地区的特殊政策的特定地区。中国从1979年起,先后划定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和海南岛等五个经济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