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八家

拼音:xī línɡ bā jiā 首字母大写:XLBJ五笔:sghg iwyc wt pg 西泠八家的同义词反义词
见“浙派①”(566页)。

陈鸿寿(1768-1822)

拼音:chén hónɡ shòu (1768-1822)首字母大写:CHS(1768-1822)五笔:ba iaq dtf (1768-1822) 陈鸿寿(1768-1822)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篆刻家、书画家。字子恭,号曼生、种榆道人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至江南海防同知。篆刻纵肆爽利,苍茫浑厚,为浙派“西泠八家”之一。又善制紫砂壶,时称“曼生壶”。亦工行、隶书,能画山水花卉。著有《种榆仙馆诗钞》。

丁敬(1695-1765)

拼音:dīnɡ jìnɡ (1695-1765)首字母大写:DJ(1695-1765)五笔:sgh aqkt (1695-1765) 丁敬(1695-1765)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篆刻家。字敬身,号钝丁、砚林、龙泓山人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篆刻以汉印为基础,参以隶意,擅用切刀,方中有圆,朴拙苍古,为浙派“西泠八家”之首。著有《武林金石录》、《砚林诗集》等。

蒋仁(1743-1795)

拼音:jiǎnɡ rén (1743-1795)首字母大写:JR(1743-1795)五笔:au wfg (1743-1795) 蒋仁(1743-1795)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篆刻家。原名泰,字阶平,后得古铜印“蒋仁之印”,改名仁,号山堂、吉罗居士、女床山民,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篆刻师事丁敬,洗练朴茂,所署行楷边款,得颜体之神。为浙派“西泠八家”之一。兼工书法。

钱松(1818-1860)

拼音:qián sōnɡ (1818-1860)首字母大写:QS(1818-1860)五笔:qg swc (1818-1860) 钱松(1818-1860)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篆刻家、书画家。字叔盖,号耐青、铁庐、未道士、西郭外史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篆刻得力于汉印,创切中带削刀法,别具面目。为浙派“西泠八家”之一。亦工隶、行书,擅画山水、花卉。

奚冈(1746-1803)

拼音:xī ɡānɡ (1746-1803)首字母大写:XG(1746-1803)五笔:exd mr (1746-1803) 奚冈(1746-1803)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篆刻家、书画家。初名钢,字纯章,改字铁生,号鹤渚生、蒙泉外史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篆刻师承丁敬,风格清隽,为浙派“西泠八家”之一。亦工隶书与行草,画擅山水花木。著有《冬花庵烬余稿》。

黄易(1744-1802)

拼音:huánɡ yì (1744-1802)首字母大写:HY(1744-1802)五笔:amw jqr (1744-1802) 黄易(1744-1802)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篆刻家、书画家。字大易,号小松、秋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官济宁运河同知。篆刻醇厚工稳,有所创新,为浙派“西泠八家”之一。工隶书,擅画山水。著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秋庵诗草》等。

浙派

拼音:zhè pài 首字母大写:ZP五笔:irr ire 浙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篆刻流派。清乾隆间丁敬开创,成员先后有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因诸人均为浙江籍,故称。治印宗尚秦汉,兼采众长,善用切刀,艺术上有较高成就。又因八人都是浙江杭州人,故也称“西泠八家”。 ②“浙西词派”和“浙西诗派”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