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家
批评家
刘熙载(1813-1881)
拼音:liú xī zǎi (1813-1881)首字母大写:LXZ(1813-1881)五笔:yj ahko fal (1813-1881) 刘熙载(1813-1881)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文学批评家。字伯简,号融斋、寤崖子,江苏兴化人。道光年间进士。官至广东提学使,后主讲上海龙门书院。所撰《艺概》为有影响的诗文评论著作。有《昨非集》。
叶燮(1627-1703)
拼音:yè xiè (1627-1703)首字母大写:YX(1627-1703)五笔:kf yooc (1627-1703) 叶燮(1627-1703)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文学批评家。字星期,号己畦,浙江嘉兴人,晚年定居吴江横山(今属江苏),人称横山先生。康熙年间进士。任宝应知县,因得罪上官,罢职。能诗文,有《己畦集》。诗论专著《原诗》,有独到见解。
杜勃罗留波夫
拼音:dù bó luó liú bō fū 首字母大写:DBLLBF五笔:sfg fpb lq qyvl ib gggy 杜勃罗留波夫的同义词反义词
(掫икола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добролюбов,1836-1861)俄国文学批评家。曾在彼得堡中央师范学院学习,后主持《现代人》杂志评论栏。主要论文有《论俄国文学发展中人民性渗透的程度》、《什么是奥勃洛摩夫性格?》、《黑暗王国》、《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等。
金圣叹(1608-1661)
拼音:jīn shènɡ tàn (1608-1661)首字母大写:JST(1608-1661)五笔:qqq cff kcy (1608-1661) 金圣叹(1608-1661)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一说本姓张,吴县(治今江苏苏州)人。入清后因“哭庙案”被杀。好评点古书,称《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为“六才子书”,并评点后两种。曾在批改《水浒》时将其删为七十回本。
刘勰(约465-约532)
拼音:liú xié ( yuē 465- yuē 532)首字母大写:LX(Y465-Y532)五笔:yj eeen ( xq 465- xq 532) 刘勰(约465-约532)的同义词反义词
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字彦和,原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精通文学和佛理。曾任步兵校尉、东宫通事舍人,受昭明太子萧统赏识。萧统死后出家为僧,法名慧地。所著《文心雕龙》,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杰作。
钟嵘(约468-约518)
拼音:zhōnɡ rónɡ ( yuē 468- yuē 518)首字母大写:ZR(Y468-Y518)五笔:qkhh map ( xq 468- xq 518) 钟嵘(约468-约518)的同义词反义词
南朝梁文学批评家。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人。在齐、梁时做过记室等小官。著有古代诗歌评论著作《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