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参加人
拼音:sù sònɡ cān jiā rén 首字母大写:SSCJR五笔:yry ywcy cd ek w 诉讼参加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当事人以及与当事人的诉讼地位相同的人。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未用此语。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上指当事人、共同诉讼人、第三人、法定代表人、诉讼代理人。
民事诉讼法
拼音:mín shì sù sònɡ fǎ 首字母大写:MSSSF五笔:n gk yry ywcy ifc 民事诉讼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规定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中国于1991年制订民事诉讼法,内容包括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管辖,审判组织,回避,诉讼参加人,证据,期间、送达,调解,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强制措施,诉讼费用,审判程序,执行程序,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拼音:zhōnɡ huá rén mín ɡònɡ hé ɡuó mín shì sù sònɡ fǎ 首字母大写:ZHRMGHGMSSSF五笔:k wxf w n aw t l n gk yry ywcy if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同日公布施行。共四编二十九章二百七十条。第一编总则,规定民诉法的任务、适用范围和原则,管辖,审判组织,回避,诉讼参加人,证据,期间和送达,调解,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诉讼费用;第二编审判程序;第三编执行程序;第四编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拼音:zhōnɡ huá rén mín ɡònɡ hé ɡuó xínɡ zhènɡ sù sònɡ fǎ 首字母大写:ZHRMGHGXZSSF五笔:k wxf w n aw t l tgs ght yry ywcy if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同日公布,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共十一章七十五条。包括总则、受案范围、管辖、诉讼参加人、证据、起诉和受理、审理和判决、执行、侵权赔偿责任、涉外行政诉讼、附则。
行政诉讼法
拼音:xínɡ zhènɡ sù sònɡ fǎ 首字母大写:XZSSF五笔:tgs ght yry ywcy ifc 行政诉讼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规定行政诉讼程序的法律。我国在1989年制订行政诉讼法,内容包括总则、受案范围、管辖、诉讼参加人、证据、起诉和受理、审理和判决、执行、侵权赔偿责任、涉外行政诉讼和附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