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平
八声甘州
拼音:bā shēnɡ ɡān zhōu 首字母大写:BSGZ五笔:wt fnr fghg ytyh 八声甘州的同义词反义词
1.词牌名。又叫《甘州》﹑《潇潇雨》。双调平韵﹐九十五至九十八字﹐共有七体。本唐时教坊大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为词牌。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属仙吕宫。北曲字数﹑格律与词牌字句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又有二:一与词牌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而与北曲略同,用作过曲。
八六子
拼音:bá liù zǐ 首字母大写:BLZ五笔:wt uy bb 八六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1.词牌名。双调平韵﹐起八十八字至九十三字﹐共六体。唐杜牧有《八六子》词。宋秦观《八六子》词有"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之句﹐故又名《感黄鹂》。《词谱》以为宋词中当以晁补之《八六子.喜秋晴》为正体。
调迭
六州歌头
拼音:liù zhōu ɡē tóu 首字母大写:LZGT五笔:uy ytyh sks ud 六州歌头的同义词反义词
1.词牌名。本《鼓吹曲》﹐六州为唐之伊﹑凉(梁)﹑甘﹑石﹑氐(熙)﹑渭﹐每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后用为词牌。双调平仄韵互叶,一百四十三字。音调悲壮﹐多以写吊古之词。《词谱》卷三八谓以贺铸的"少年侠气"一首为定体。
平仄
拼音:pínɡ zè 首字母大写:PZ五笔:guf dwi 平仄的同义词反义词
指古汉语字调的平声和仄声。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旧诗赋及骈体文中所用的字音讲求平声和仄声相互交替,使声调谐协,有一定格式,称为调平仄。
声偶擿裂
拼音:shēnɡ ǒu zhì liè 首字母大写:SOZL五笔:fnr wjm ryup gqje 声偶擿裂的同义词反义词
偶:成对;擿:选取。形容文章的句子两两并列,声调平仄相对及选用古人的好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