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良方正

拼音:xián liánɡ fānɡ zhènɡ 首字母大写:XLFZ五笔:jcm yv yy ghd 贤良方正的同义词反义词
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贤正

拼音:xián zhènɡ 首字母大写:XZ五笔:jcm ghd 贤正的同义词反义词
1.贤良方正的人。

并举

拼音:bìnɡ jǔ 首字母大写:BJ五笔:ua igwg 并举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同时推荐:并举贤良方正。 ②同时举办:二事不可并举。

东堂策

拼音:dōnɡ tánɡ cè 首字母大写:DTC五笔:ai ipkf tsm 东堂策的同义词反义词
1.《晋书·挚虞传》:"武帝诏曰:'省诸贤良答策,虽所言殊涂,皆明于王义,有益政道……'诏诸贤良方正直言,会东堂策问。"后因以"东堂策"指策试。亦指所对的策文。

方正贤良

拼音:fānɡ zhènɡ xián liánɡ 首字母大写:FZXL五笔:yy ghd jcm yv 方正贤良的同义词反义词
方正:正直;贤良:才能,德行好。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六科

拼音:liù kē 首字母大写:LK五笔:uy tufh 六科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宋时科举取士的六种科目。唐六科为:明经﹑进士﹑秀才﹑明法﹑明书﹑明算。唐刘肃《大唐新语.厘革》:"隋炀帝改置明(经)﹑进(士)二科。国家因隋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并前为六科。"宋景德天圣时﹐其六科为:一﹑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二﹑博达坟典﹐明于教化;三﹑才识兼茂﹐明于体用;四﹑详明政理﹐可使从政;五﹑识洞韬略﹐运筹决胜;六﹑军谋宏远﹐材任边寄。绍兴年间﹐又以文章典雅﹑节操方正﹑法理......更多

议郎

拼音:yì lánɡ 首字母大写:YL五笔:yyr yvb 议郎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汉代设置﹔为光禄勋所属郎官之一﹐掌顾问应对﹐无常事。汉秩比六百石。多征贤良方正之士任之。晋以后废。

大科

拼音:dà kē 首字母大写:DK五笔:dd tufh 大科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制﹐取士之科﹐由皇帝自诏者曰制举。其科目随皇帝临时所定﹐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宋人谓之大科。清代的制举如博学鸿词科亦称"大科"。 2.袍衫所绣大朵团花。

直言极谏科

拼音:zhí yán jí jiàn kē 首字母大写:ZYJJK五笔:fh yyy sby ysl tufh 直言极谏科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代科举常选之外有制科。制科不定期举行,由天子亲策,专用于网罗选用特殊人才。类似汉代的举贤良文学﹑孝廉方正。其中,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最为常见,宋代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