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将

拼音:lánɡ jiānɡ 首字母大写:LJ五笔:yvb uqf 郎将的同义词反义词
1.武官名。秦置,主宿卫﹑车骑,即郎中令所辖三署的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汉袭秦制,属光禄勋。唐宋设官,于中郎将之外,复置郎将。 2.星名。

中郎将

拼音:zhōnɡ lánɡ jiānɡ 首字母大写:ZLJ五笔:k yvb uqf 中郎将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中郎署的长官。

负弩

拼音:fù nǔ 首字母大写:FN五笔:qm vcx 负弩的同义词反义词
1.谓背负弓箭,开路先行。古代迎接贵宾之礼。语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 2.古代亭长的别称。

折冲

拼音:zhé chōnɡ 首字母大写:ZC五笔:rr ukh 折冲的同义词反义词
1.使敌人的战车后撤。即制敌取胜。冲,冲车。战车的一种。 2.交涉;谈判。 3.武官名。北魏有折冲将军。见《宋书.柳元景传》。隋禁卫军有折冲﹑果毅﹑武勇﹑雄武等郎将官。唐有折冲都尉,全国各州有折冲府。见《通典.职官十一》。

中郎

拼音:zhōnɡ lánɡ 首字母大写:ZL五笔:k yvb 中郎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秦置,汉沿用。担任宫中护卫﹑侍从。属郎中令。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署长官称中郎将,省称中郎。汉苏武﹑蔡邕曾任中郎将,后世均以中郎称之。 2.次子。

陈泰挂壁

拼音:chén tài ɡuà bì 首字母大写:CTGB五笔:ba dwiu rffg nkuf 陈泰挂壁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三国魏陈泰为并州刺史﹐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京邑贵人多寄宝货﹐因泰市奴婢﹐泰皆挂之于壁﹐不发其封﹐及征为尚书﹐悉以还之。见《三国志.魏志.陈泰传》。后因以为典。

伯喈

拼音:bó jiē 首字母大写:BJ五笔:wrg kxxr 伯喈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蔡邕的字。邕性笃孝。少博学,好辞章,精音律,善鼓琴,工书画。灵帝时拜郎中。董卓征召为祭酒,累迁中郎将。后以卓党死狱中。

蔡邕(132-192)

拼音:cài yōnɡ (132-192)首字母大写:CY(132-192)五笔:awf vkc (132-192) 蔡邕(132-192)的同义词反义词
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西南)人。灵帝时任议郎,因得罪宦官被流放。董卓当政,官至左中郎将,后世称为蔡中郎。董卓被诛后,下狱死。辞赋以揭露统治者腐朽奢侈的《述行赋》最著名。书法工篆、隶,隶书尤佳,又创“飞白”书。明人辑有《蔡中郎集》。

流求

拼音:liú qiú 首字母大写:LQ五笔:iyc gi 流求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台湾。东汉﹑三国时称为夷洲,隋改称流求,一直沿用到宋元。明中叶后称北港﹑东番,末年始称台湾。《北史.流求传》:"流求国居海岛﹐当建安郡东﹐水行五日而至。土多山洞……﹝隋大业六年﹞帝遣武贲郎将陈棱朝请大夫张镇州率兵自义安浮海至高华屿﹐又东行二日至鼊屿﹐又一日﹐便至流求。"一说﹐古之流求即今琉球群岛而非台湾。参阅梁嘉彬《宋诸蕃志流求国毗舍耶国逐句考证》。 2.即琉球。今琉球群岛。日本西南部岛群。

南皮

拼音:nán pí 首字母大写:NP五笔:fm bnty 南皮的同义词反义词
1.县名。秦置。今属河北省。汉末建安中,魏文帝曹丕为五官中郎将,与友人吴质等文酒射雉,欢聚于此,传为佳话。后成为称述朋友间雅集宴游的典故。
1234 共3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