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奖

拼音:jīn jī jiǎnɡ 首字母大写:JJJ五笔:qqq cqg uqd 金鸡奖的同义词反义词
1981年中国电影家协会创设,每年举行一次。评委会由国内有影响的电影艺术家、评论家和技术专家组成。设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等二十余个奖项。奖品为金鸡报晓塑像。

刘晓庆(1951- )

拼音:liú xiǎo qìnɡ (1951- )首字母大写:LXQ(1951- )五笔:yj ja odi (1951- ) 刘晓庆(1951- )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演员。四川涪陵人。女。1980年起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因在《瞧这一家子》和《原野》中饰演角色分别获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和最佳女演员奖;因主演《芙蓉镇》获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著有《我的路》、《我这八年》和《我的自白录》。

谢添(1914- )

拼音:xiè tiān (1914- )首字母大写:XT(1914- )五笔:ytm igd (1914- ) 谢添(1914- )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演员、导演。广东番禺人。1936年从影,先后任明星、西北、中央电影企业等影片公司演员。建国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兼导演。执导的《甜蜜的事业》、《七品芝麻官》,均获百花奖;《茶馆》获金鸡奖最佳导演奖和优秀影片特别奖。

张艺谋(1951- )

拼音:zhānɡ yì móu (1951- )首字母大写:ZYM(1951- )五笔:xta an yfs (1951- ) 张艺谋(1951- )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导演、摄影师。陕西西安人。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因拍摄《黄土地》,主演《老井》,导演《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多次获金鸡奖、百花奖、广电部奖以及国际电影节大奖。

成荫(1917-1984)

拼音:chénɡ yīn (1917-1984)首字母大写:CY(1917-1984)五笔:dn abe (1917-1984) 成荫(1917-1984)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导演。原名蕴保,江苏松江(今属上海)人。1938年赴延安,入陕北公学、鲁艺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后历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北京电影学院院长。曾任中国影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导演影片有《钢铁战士》、《南征北战》(与汤晓丹合作)、《停战以后》、《西安事变》等。其中《钢铁战士》获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和平奖,《西安事变》获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潘虹(1954- )

拼音:pān hónɡ (1954- )首字母大写:PH(1954- )五笔:ito jag (1954- ) 潘虹(1954- )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演员。江苏常熟人。女。上海戏剧学院毕业。1976年从影,先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和峨眉电影制片厂演员。因主演《人到中年》和《井》,两次获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著有《潘虹独语》。

谢晋(1923- )

拼音:xiè jìn (1923- )首字母大写:XJ(1923- )五笔:ytm goj (1923- ) 谢晋(1923- )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导演。浙江上虞人。曾就读于国立戏剧专科学校。1948年入大同电影企业公司任职,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执导的《红色娘子军》、《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鸦片战争》等影片,多次获得百花奖、金鸡奖和优秀影片奖。1987年被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接纳为会员。

阿达(1934-1987)

拼音:ā dá (1934-1987)首字母大写:AD(1934-1987)五笔:bs dp (1934-1987) 阿达(1934-1987)的同义词反义词
美术片导演。原名徐景达,江苏昆山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校动画班。曾任中国影协和中国美协理事。参与执导的《哪吒闹海》、《蝴蝶泉》,执导的《三个和尚》、《三十六个字》、《超级肥皂》、《新装的门铃》,多次获金鸡奖、文化部奖和百花奖,并九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陈凯歌(1952- )

拼音:chén kǎi ɡē (1952- )首字母大写:CKG(1952- )五笔:ba mnw sks (1952- ) 陈凯歌(1952- )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导演。福建长乐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1987-1990年在美国进修。因执导《孩子王》获金鸡奖导演特别奖;《霸王别姬》获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获奖影片还有《黄土地》、《大阅兵》等。

李秀明(1954- )

拼音:lǐ xiù mínɡ (1954- )首字母大写:LXM(1954- )五笔:sb tb je (1954- ) 李秀明(1954- )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演员。河北大城人。女。1976年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因主演《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获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主演影片还有《甜蜜的事业》、《孔雀公主》、《秋瑾》等。
12 共1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