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历

拼音:yīn yánɡ lì 首字母大写:YYL五笔:be bj de 阴阳历的同义词反义词
历法的一种。兼备阳历与阴历的特点,故名。主要特征是按月相盈亏变化周期定月,按寒暑节气的周期调节历年的长度。月的平均值约等于朔望月,年的平均值近于回归年。

藏历

拼音:zànɡ lì 首字母大写:ZL五笔:aau de 藏历的同义词反义词
1.藏族传统历法。阴阳历的一种。九世纪初即已采用,基本上与夏历相同。以五行﹑阴阳和十二生肖相配合计年,每六十年一轮替,一年有十二个月,分二十四节气,月有大小,三年一闰。因受宗教影响,日数有缺有重,"凶日"可除去,"吉日"可重复。近年以来并加星期。

藏历(zàng-)

拼音:zànɡ lì ( z à n g -)首字母大写:ZL(ZàNG-)五笔:aau de ( z à n g -) 藏历(zàng-)的同义词反义词
阴阳历的一种。中国藏族地区所用的历法。始于9世纪初。与夏历定朔不同,而是定望。即固定“望”必须在每月十五。这样,朔就不一定为初一。与夏历的日序可能相差一天。采用干支纪年,以阴阳五行相配代替十干,再与十二支相配。每月的日数有重有缺。如初四为吉日,可连续两个初四。相反凶日可缺,如初七凶日,初六过后便是初八。藏历岁首在正月元旦。

傣历

拼音:dǎi lì 首字母大写:DL五笔:wdw de 傣历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傣族地区所用的一种阴阳历。创立于638年。该历年长为36525875日,月长为29530583日。平年十二个月(354或355天),闰年十三个月(384天)。采用十九年七闰法。闰月固定在九月,称后九月。所用二十四节气与农历相同。采用干支纪日、纪年和十二生肖法。

夏历

拼音:xià lì 首字母大写:XL五笔:dht de 夏历的同义词反义词
俗称“农历”。阴阳历的一种。以朔望月为基础,以置闰来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接近。平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闰年13个月,全年384天或385天。每月合朔之日,称为初一。月的天数基本能反映月相。中国在采用公历纪年的同时,仍沿用这一传统历法。

阴阳书

拼音:yīn yánɡ shū 首字母大写:YYS五笔:be bj nnh 阴阳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1.本指战国时邹衍﹑邹奭等所作阴阳历律之书。后多指择日﹑占卜﹑星相等书。

历法

拼音:lì fǎ 首字母大写:LF五笔:de ifc 历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用年、月、日计算时间的方法。主要分为阳历、阴历和阴阳历三类。具体的历法还包括纪年的方法。

历学

拼音:lì xué 首字母大写:LX五笔:de ipb 历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1.阴阳历数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