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拼音:huánɡ shān 首字母大写:HS五笔:amw mmm 黄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古称“黟山”。在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主峰光明顶(1841米),最高峰莲花峰(1873米)。有二湖、三瀑、二十四溪、七十二名峰,风景绝佳,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名,并称“黄山四绝”。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有天都峰、莲花峰、始信峰、百丈瀑、玉屏楼、半山寺、黄山温泉等名胜古迹。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黄山市
拼音:huánɡ shān shì 首字母大写:HSS五笔:amw mmm ym 黄山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安徽省南部、青弋江上游、黄山地区。1983年设市。人口394万(1995年)。为新兴旅游城市,境内有著名的黄山风景区,还有太平湖、屯溪老街、潜口民宅博物馆等胜迹。
歙县(shè-)
拼音:xī xiàn ( s h è -)首字母大写:XX(SHè-)五笔:wgkw egc ( s h è -) 歙县(shè-)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安徽省东南部、新安江上游,皖赣铁路经过境内。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人口58万(1993年)。地处黄山地区,特产有黄山毛峰、老竹大方茶和徽墨、歙砚等。名胜古迹有太白楼、许国石坊、太平桥、长寿寺塔、陶行知纪念馆等。
弘仁(1610-1664)
拼音:hónɡ rén (1610-1664)首字母大写:HR(1610-1664)五笔:xc wfg (1610-1664) 弘仁(1610-1664)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末清初画家。僧人。俗姓江,名韬,字六奇,歙县(今属安徽)人。明诸生。入清出家。擅画山水,写黄山景物尤多,构图简洁,风格瘦劲冷峭。又善画梅花、松树。与髡残、朱耷、原济并称“清初四僧”。
黄海松石图
拼音:huánɡ hǎi sōnɡ shí tú 首字母大写:HHSST五笔:amw itx swc dgtg ltu 黄海松石图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画。清代弘仁作。纸本立轴。水墨。画面为安徽黄山后海一带景色。左侧近景崖壁陡峭,高巅入云,奇松夭矫,横枝下探。右侧一高一低两远峰与左侧呼应。构图简洁疏宕,笔墨秀逸凝重。
花岗岩地貌
拼音:huā ɡǎnɡ yán dì mào 首字母大写:HGYDM五笔:awx mmr mdf f er 花岗岩地貌的同义词反义词
指在花岗岩体上发育的地貌。可形成馒头状的岩丘;亦可形成奇峰挺拔的峰林状山体,如黄山、华山。
区域环境
拼音:qū yù huán jìnɡ 首字母大写:QYHJ五笔:ar fa gdh fuj 区域环境的同义词反义词
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和。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环境。分自然区域环境(如森林、草原、冰川、海洋)、社会区域环境(如各级行政区、城市、工业区)、农业区域环境(如作物区、牧区、农牧交错区)、旅游区域环境(如西湖、桂林、庐山、黄山)等。
坡谷
奇览
石块
拼音:shí kuài 首字母大写:SK五笔:dgtg fnw 石块的同义词反义词
1. 块状的石头。如: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明·徐宏祖《游黄山记》。如:人运一大石块,于城内更筑坚垒。——清·邵长蘅《青门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