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亭
拼音:mò zhú tínɡ 首字母大写:MZT五笔:lfof tht yps 墨竹亭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亭名。在江西瑞昌西。宋元丰年间,苏轼自黄州至筠州探视弟辙经此,题诗石上,以余墨洒竹,后人筑亭于山。参阅《嘉庆一统志.九江府一》。
三舍
拼音:sān shě 首字母大写:SS五笔:dg wfk 三舍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一舍三十里,三舍为九十里。
2.泛指距离远。
3.二十八宿,一宿为一舍。三舍指三座星宿的位置。
4.宋代元丰以后,太学分三舍;上舍﹑内舍﹑外舍。
三舍法
拼音:sān shě fǎ 首字母大写:SSF五笔:dg wfk ifc 三舍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宋神宗时取士法,为元丰新法之一。其法分太学为外舍﹑内舍﹑上舍,别生员为三等而置之。依一定年限和条件,由外舍升入内舍继而升上舍。最后按科举考试法,分别规定其出身并授以官职。在舍读经为主,以济当时科举偏重文词之不足。绍圣中,曾一度废科举,专以三舍法取士。宣和三年,诏罢此法。见《宋史.选举志一》﹑《选举志二》。
十八路
拼音:shí bá lù 首字母大写:SBL五笔:fg wt kht 十八路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宋代行政区划。宋太宗至道三年分境内为十五路,到仁宗时,又增三路,共为十八路: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东﹑江南西﹑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广南东﹑广南西。到神宗元丰末,又分为二十三路。参阅《文献通考.舆地》﹑《宋史.艺文志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
审官院
四选
拼音:sì xuǎn 首字母大写:SX五笔:lh tfqp 四选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对四种人的选拔。
2.宋代铨选官员的制度。元丰前以审官东院﹑审官西院﹑流内铨﹑三班院四个官署分掌铨选,故称四选。元丰改革官制,更名隶属吏部。
寄禄格
拼音:jì lù ɡé 首字母大写:JLG五笔:pds pyv stk 寄禄格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宋代关于寄禄官官衔及其食禄品秩的规定。宋元丰三年,杂取唐及宋初旧制,改革官制。用旧时所置的散官为寄禄官,如改使相为开府仪同三司,改吏部尚书为金紫光禄大夫等。从开府仪同三司到将仕郎,定为二十四阶,每一阶的食禄都有规定,作为升降增损的依据。崇宁二年,又换选人七阶。大观初,增宜奉﹑正奉﹑中奉﹑直奉等阶。政和末,又改从政﹑修职﹑迪功,共三十七阶。见《文献通考.职官十八》﹑《宋史.职官志九》。参见"寄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