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汝昌(1836-1895)
拼音:dīnɡ rǔ chānɡ (1836-1895)首字母大写:DRC(1836-1895)五笔:sgh ivg jj (1836-1895) 丁汝昌(1836-1895)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海军将领。安徽庐江人。曾任湘军将领。后奉命赴英国购军舰,回国后统领北洋水师。北洋舰队编成后,任海军提督。中日黄海海战中,他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战斗。日军围攻威海卫军港时,他拒绝投降,服毒自杀。
方伯谦(1853-1894)
拼音:fānɡ bó qiān (1853-1894)首字母大写:FBQ(1853-1894)五笔:yy wrg yuv (1853-1894) 方伯谦(1853-1894)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海军将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赴英国学习驾驶。后任济远舰管带。丰岛海战时,畏敌驶逃,致使被护送的运兵船被日舰击沉。返回基地后又冒领战功。在黄海海战中临阵脱逃。后被清政府斩首。
反潜机
格林尼治
拼音:ɡé lín ní zhì 首字母大写:GLNZ五笔:stk ss nx ick 格林尼治的同义词反义词
一译“格林威治”。在伦敦东南部、泰晤士河南岸。1675年设英国皇家天文台,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经过此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并以此作为世界“时区”的起点。1953年天文台迁至赫斯特蒙苏,原址改为全国海洋博物馆、皇家海军学院等。
航空布雷
拼音:hánɡ kōnɡ bù léi 首字母大写:HKBL五笔:tuy pw dmh fl 航空布雷的同义词反义词
以空投方式在江河湖海水域布设水雷障碍的战斗行动。用于攻势布雷和机动布雷。由海军航空兵轰炸机、水上飞机等部队实施。多利用夜间或能见度不良的昼间,以隐蔽、突然的行动一次完成。
航空母舰
拼音:hánɡ kōnɡ mǔ jiàn 首字母大写:HKMJ五笔:tuy pw xnny tum 航空母舰的同义词反义词
作为海军飞机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军舰。通常与若干艘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等编成航空母舰编队,远离海岸机动作战。按任务和所载飞机的不同,分为攻击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等。
航空扫雷
拼音:hánɡ kōnɡ sǎo léi 首字母大写:HKSL五笔:tuy pw rv fl 航空扫雷的同义词反义词
由海军航空兵扫除水雷障碍的战斗行动。通常由海军航空兵的直升机执行。根据不同的水雷,扫雷直升机以拖曳方式使用接触扫雷具(切割扫雷具)或非接触扫雷具进行,也可在空中以遥控方式使用遥控扫雷具进行。
管带
赫尔辛基
拼音:hè ěr xīn jī 首字母大写:HEXJ五笔:fof qi uygh dwf 赫尔辛基的同义词反义词
芬兰首都和最大港口。人口5086万(1994年)。工业有造船、冶金、纺织等。有国际航空站和海军基地。市内多绿地,建筑多用浅色花岗岩建成。有大教堂、露天博物馆、古城堡等游览地。
华盛顿会议
拼音:huá shènɡ dùn huì yì 首字母大写:HSDHY五笔:wxf dnl gbnm wfc yyr 华盛顿会议的同义词反义词
1921-1922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会议。美、英、法、意、日、葡、比、荷、中九国代表参加会议。签订了三个条约:(1)美、英、法、日《四国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并宣告英日同盟失效;(2)美、英、日、法、意《五国公约》,规定五国海军主力舰的比例;(3)《九国公约》,是帝国主义共同掠夺中国的条约,打破了战后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这次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完成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