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匦使
拼音:lǐ ɡuǐ shǐ 首字母大写:LGS五笔:gj alv wgk 理匦使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代于垂拱二年(一说垂拱元年)始于庙堂置匦(意见箱),收纳臣下意见书,以申天下之冤滞,达万人之情状。由御史中丞﹑侍御史﹑中书舍人等人为理匦使,负责处理其事。
灵体
龙尾
龙腹
拼音:lónɡ fù 首字母大写:LF五笔:dx etj 龙腹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后以"龙腹"为跻身贤人之间的典故。
民族大迁徙
拼音:mín zú dà qiān xǐ 首字母大写:MZDQX五笔:n ytt dd tfp thhy 民族大迁徙的同义词反义词
公元4世纪到5世纪,在欧洲以日耳曼人为主的外族(罗马人称之为“蛮族”)大举强行移居罗马帝国境内,各自建立国家的过程。公元376年,日耳曼人的一支西哥特人因受匈奴人攻击,在罗马皇帝同意下进入罗马帝国境内,为民族大迁徙开始。后苏维汇人、汪达尔人、东哥特人、法兰克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等纷纷迁入或攻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568年伦巴德人占领意大利北部建立王国,民族大迁徙结束。
闾伍
拼音:lǘ wǔ 首字母大写:LW五笔:ukkd wgg 闾伍的同义词反义词
1.《周礼.地官.族师》:"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五人为伍,十人为联;四闾为族,八闾为联: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相共,以受邦职,以役国事,以相葬埋。"闾﹑伍均为古代民户编次的单位,后以"闾伍"指平民所居。
米汤
孟买一九八年总罢工
拼音:mènɡ mǎi yì jiǔ bā nián zǒnɡ bà ɡōnɡ 首字母大写:MMYJBNZBG五笔:blf nudu g vt wt tg ukn lfc a 孟买一九八年总罢工的同义词反义词
1908年7月23日至28日,印度孟买工人为抗议英国殖民当局逮捕国大党领袖提拉克而举行的总罢工。参加罢工的工人达十万人以上,并与军警发生流血冲突。这是印度无产阶级的第一次政治性总罢工。
内供奉
拼音:nèi ɡònɡ fènɡ 首字母大写:NGF五笔:mw waw dwg 内供奉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代职官名。唐设殿中侍御史九人,其中三人为内供奉。掌殿廷供奉之仪,纠察百官之失仪者。见《新唐书.百官志三》。
2.供奉于宫中内道场的僧官称"内供奉"。
祺祥政变
拼音:qí xiánɡ zhènɡ biàn 首字母大写:QXZB五笔:pydw pyu ght yoc 祺祥政变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北京政变”或“辛酉政变”。1861年8月,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死,六岁皇子载淳继位,肃顺等八人为辅政大臣,定次年改元祺祥。11月,慈禧太后、慈安太后与恭亲王奕b137发动宫廷政变,处死肃顺等人,宣布“垂帘听政”,以奕b137为议政王,改年号为同治。从此,慈禧太后掌握清廷实权达四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