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七夕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xī夏历七月初七夜晚。相传每年此夜,牛郎、织女二星在天河相会。旧俗妇女多进行乞巧活动,因此也称“乞巧节”或“女儿节”: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七夕乞巧

七夕乞巧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xī qǐ qiǎo乞:求;巧:技艺。七月七日夜,妇女向织女星乞求技巧。

七夕红

七夕红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xī hóng/gōng1.荔枝的一种。

七夕针

七夕针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xī zhēn1.即七孔针。

七夕钱

七夕钱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xī qián1.古钱币名,有牵牛﹑织女的图案。

七孔针

七孔针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kǒng zhēn亦作“七孔鍼”。旧俗七夕妇女穿针乞巧所用的针。

九孔针

九孔针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kǒng zhēn1.古代妇女七夕乞巧时所用的针。

五生

五生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shēng1.宋元以来,每于农历七月初七前将绿豆﹑小豆(赤豆)﹑小麦等用水浸入磁器内,待生芽数寸,以红蓝彩线束之,置小盆中,七夕供奉,俗谓种生。此类以五彩线所系之物谓之"五生"。见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七夕》。

得巧

得巧的同义词反义词
dé qiǎo1.谓得其巧妙。 2.古时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月光下以五彩丝缕穿七孔针或九尾针,先成者谓之得巧。唐祖咏《七夕》诗:"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月试看看。"又,妇女以小蜘蛛安置盒内,次日看它结网之状,若网丝密而圆正,亦谓之得巧。参阅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蛛丝卜巧》﹑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七夕》。参见"乞巧"。

曝书

曝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pù/bào shū1.晒书。旧时有七夕晒书之俗。
12345 共5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