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

七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zǐ1.指春秋郑国七大夫。 2.指周褒姒的七个亲党。 3.指汉景帝时同时起兵的吴楚等七诸侯国之王。 4.指汉末建安时期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七人,称建安七子。见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 5.明代弘治﹑正德年间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七人,并以文章名世,称"前七子"。见《明史.李梦阳传》。又嘉靖﹑隆庆时期李攀龙﹑谢榛﹑梁有誉﹑宗臣﹑......更多

七子八壻

七子八壻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zǐ bā xù1.唐郭子仪有子八人,壻七人,皆朝廷重官。见《旧唐书.郭子仪传》。后因以"七子八壻"形容子﹑婿众多。

七子均养

七子均养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zǐ jūn yǎng1.谓人君对臣民当一视同仁。语本《诗.曹风.鸤鸠》:"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毛传:"鸤鸠之养其子,朝从上下,莫从下上,平均如一。"郑玄笺:"喻人君之德当均一于下也。"

前七子

前七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n qī zǐ明代弘治、正德时期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的并称。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文学见解并不完全一致,但大都反对宋以来的诗文,强调复古,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为区别于后起的李攀龙、王世贞等七子,故称“前七子”。

后七子

后七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hòu qī zǐ明代嘉靖、隆庆时期文学家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的并称。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继承前七子复古的文学主张,结社宣传,相互标榜,使拟古的声势更盛。

竹林七子

竹林七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ú lín qī zǐ1.见"竹林七贤"。

邺中七子

邺中七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yè zhōng qī zǐ1.即建安七子。东汉建安中的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以文学齐名,同居邺中,故称。

七子八婿

七子八婿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zǐ bā xù形容子、婿众多。

七子镜

七子镜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zǐ jìng1.镜名。因安装在饰有七子图案的镜台上而得名。参阅《初学记》卷二五引三国魏曹操《上杂物疏》。

嘉靖七子

嘉靖七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 jìng qī zǐ1.指明嘉靖年间的李攀龙﹑王世贞﹑谢棒﹑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等七位有名的文人。因其前尚有李梦阳等七人称前七子,故亦称后七子。参阅《明史.文苑传三》。
12345 共4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