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弦
三弦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xián也称“弦子”。拨弦类弦鸣乐器。相传由秦代的“弦鼗”演变而来。音箱木制,两面蒙蟒皮,柄长,张弦三根。有大小两种形制:大三弦用以伴奏大鼓等北方曲艺;小三弦用以伴奏弹词,亦用于独奏和合奏。
十三弦
十三弦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sān xián1.唐宋时教坊用的筝均为十三根弦,因代指筝。
大三弦
大三弦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sān xián彝族的民间拨弦乐器。流行于云南弥勒、宜良、魏山地区。琴身木制,筒面蒙羊皮。有筋弦三根,一根弹曲调,两根伴奏。弦下端系小铁片若干,随弦振动发声。演奏时,斜挎肩上,边弹边舞;有时也用以伴奏。
坐弦
坐弦的同义词反义词
zuò xián1.旧时北方的一些曲种如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单弦﹑天津时调等演出时,常有一名三弦乐师在后台等候,称"坐弦"。遇演员无弦师或固定弦师未到场时,便由坐弦顶替。
文场
文场的同义词反义词
wén cháng/chǎng戏曲场面的一种。指戏曲乐队所用的各种管弦乐器,胡琴、三弦、月琴、唢呐等。习惯上也指演奏这类乐器的乐师。
乐亭大鼓
乐亭大鼓的同义词反义词
lè/yuè tíng dà/dài/tài gǔ1.又名乐亭调。曲艺的一种。清中叶起源于乐亭县(今属河北省)。表演者左手击铁板,右手击鼓,另一人以三弦伴奏﹑以唱为主,有时插入说白。后来因流行地区不同而分成两派:一派以唐山农村为中心,也叫唐山大鼓,有说有唱,小段,长篇并重,一派流行于北京天津,也叫铁板大鼓,只唱不说,专演短篇。
京东大鼓
京东大鼓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dōng dà gǔ1. 中国曲艺的一种。源于北京以东香河、宝坻等地农民所唱的“地头调”,唱腔质朴,演员自击鼓、板站唱,另有三弦、扬琴伴奏。
六场通透
六场通透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lù cháng/chǎng tōng/tòng tòu1.亦称"六阳通头"。 2.戏曲术语。谓于文(唱)﹑武(打)﹑吹(笛﹑唢呐)﹑拉(胡琴)﹑弹(月琴﹑三弦)﹑打(锣鼓)等六种技艺无一不精。一说六场专指六种乐器的演奏﹐即文场的胡琴﹑月琴﹑南弦子﹐武场的单皮﹑大锣﹑小锣。
单弦
单弦的同义词反义词
dān/shàn/chán xián曲艺曲种。流行于北京、天津及华北、东北等部分地区。清光绪年间,曲艺艺人随缘乐以八角鼓的曲调,自编曲词,自弹三弦自唱,后发展为独立曲种。曲目都为短篇。
四明南词
四明南词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míng nán/nā cí1.曲艺的一种。用宁波方言说唱的弹词。流行于浙江宁波一带。由一人自弹三弦演唱,一人打扬琴伴奏,也有二﹑三人加用琵琶﹑二胡伴奏的。也称四明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