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曲

交响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o xiǎng qū/qǔ特指由交响乐队演奏、由多个乐章组成的大型音乐作品。自18世纪中、末叶经海顿、莫扎特等人确立后,一直被认为是音乐体裁中最难以驾驭但又最富于思想哲理、最富表现力的形式。

乐章(yuè-)

乐章(yuè-)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è zhāng1.古代指配乐的诗词。后亦泛指能入乐的诗词。 2.音乐名词。大型套曲如交响曲﹑奏鸣曲等的各有机组成部分。结构上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单独演奏。 3.泛指乐曲。

冼星海(1905-1945)

冼星海(1905-1945)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n xīng hǎi (1905-1945)作曲家。广东番禺人,生于澳门。曾在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上海国立音乐院及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935年回国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至延安,曾任鲁艺音乐系主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赴苏联为在延安拍摄的影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后病逝于莫斯科。作有大合唱《黄河》、《生产》等四部,歌曲《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五百余首以及交响曲《民族解放》、管弦乐《中国狂想曲》等。

朱践耳(1922- )

朱践耳(1922- )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ū jiàn ěr作曲家。安徽泾县人。1945年去苏北解放区,在前线剧团和文工团从事音乐创作。1955年留学苏联,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研习作曲。1960年回国,历任上海实验歌剧院、上海交响乐团作曲,上海音协主席。作有交响组曲《黔岭素描》、交响幻想曲《纪念为真理而献身的勇士》等。其中《第四交响曲》,曾获瑞士国际比赛大奖。还作有歌曲《打得好》、《唱支山歌给党听》、《接过雷锋的枪》等。

终曲

终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g qū/qǔ交响曲、奏鸣曲、四重奏等大型器乐曲的最后乐章。也指歌剧、舞剧每一幕(通常为最后一幕)最后一场的配乐。

音乐

音乐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n lè/yuè艺术的一种。以有组织的音响所构成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必须通过显示其实际音响的演唱、演奏才能为听者所感知而产生艺术效果。节奏、旋律、和声、管弦乐法为其基本要素和表现手段。分声乐、器乐两大类别,又可按体裁、形式分为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合唱、歌曲以及丝竹、吹打、说唱音乐等。在歌剧、舞剧、戏曲、电影等综合艺术中,音乐是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

小步舞曲

小步舞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o bù wǔ qū/qǔ一种起源于法国民间的舞蹈。后为宫廷采用,风格文雅、端庄、高贵。17世纪中叶开始,器乐组曲中开始出现按小步舞风格创作的小步舞曲。后成为交响曲及一些奏鸣曲中的第三乐章。

比才

比才的同义词反义词
bǐ cái(georgesbizet,1838-1875)法国作曲家。九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十八岁获罗马大奖,赴罗马进修三年。1872年为都德的戏剧《阿莱城姑娘》配乐,形成独特风格。所作歌剧《卡门》,采用分节歌和通俗的歌舞形式。还作有歌剧《采珍珠者》以及《c大调第一交响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