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术

儒术的同义词反义词
rú shù/shú/zhú1.儒家的原则﹑学说﹑思想。

儒素

儒素的同义词反义词
rú sù1.儒者的素质,谓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 2.宿儒,名儒。 3.泛指儒士。 4.儒术,儒学。 5.指读书人家。 6.儒雅质朴。

征虏

征虏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ēng lǔ1.指东汉祭遵。遵封征虏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事见《后汉书.祭遵传》。

儒雅

儒雅的同义词反义词
rú yǎ1.指博学的儒士或文人雅士。 2.谓学问渊博。 3.指儒术。 4.谓风度温文尔雅。 5.谓优柔寡断。 6.风雅。 7.典雅;优雅。

四科

四科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kē1.孔门四种科目。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2.南朝宋东观设置的四门学科。指儒学﹑玄学﹑文学﹑史学。 3.汉代举士的四种科目。 4.指汉代以德行举士的四条标准。 5.唐高宗时举荐人才的四条标准。即孝悌力行﹑经史儒术﹑藻思词锋﹑廉平强直。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四科》。 6.人品四等。即容悦之凡臣﹑社稷之臣﹑天民﹑大人。《孟子.尽心上》:"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更多

天人三策

天人三策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rén sān cè1.《汉书.董仲舒传》载: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以"天人感应"说为其对策要旨﹐所对凡三﹐世称"天人三策"。说明"王者承天意以从事"﹐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絶其道﹐勿使并进"﹐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仲舒所对﹐为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局面。

汉武帝

汉武帝的同义词反义词
hàn wǔ dì(前156-前87)即“刘彻”。西汉皇帝。汉景帝子。公元前140年继位。在位期间颁行“推恩令”,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又设置十三部刺史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曾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曾命卫青、霍去病率军进击匈奴,获大胜。

罢黜

罢黜的同义词反义词
bà chù①罢官;免职。②贬低;排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荀卿

荀卿的同义词反义词
xún qīng1.即荀况。战国赵人,世称荀卿。汉时谓之孙卿。曾在齐,游学稷下,三为祭酒。去齐至楚,春申君任以兰陵令。晩年专事著述,终老兰陵。学宗儒术而言性恶,谓须恃礼义以矫其枉,乃得从善。战国末著名政治家韩非﹑李斯,曾师事其门。经学辞赋,对后世殊多影响。今传《荀子》十二卷三十二篇。

正学

正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xué1.谓合乎正道的学说。西汉武帝时,排斥百家,独尊儒术,始以儒学为正学。
12 共1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