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

元杂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án zá jù1.又称元曲。元代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多种词曲和技艺发展而成。剧本一般每本分为四折,每折用若干曲牌组成套曲,亦有另加"楔子"者。

关马郑白

关马郑白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 mǎ zhèng bái对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四个著名元杂剧作家的合称。

关汉卿

关汉卿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 hàn qīng①关汉卿(约1230-约1300)。元杂剧作家。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曾任太医院尹。剧作今知有六十七种,现存《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望江亭》、《单刀会》等十三种。散曲现存套数十四套,小令五十二首。剧作深刻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塑造了一批普通妇女的形象。是元曲四大家之首,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关汉卿戏曲集》。②话剧剧本。田汉作于1958年。关汉......更多

冲末

冲末的同义词反义词
chōng mò1.元杂剧角色名。又称二末。末,剧中男角,犹京剧中的"生"。

副末

副末的同义词反义词
fù/pì mò1.宋杂剧﹑金院本的脚色。从参军戏中的苍鹘演变而来。任务是烘托发挥"副净"所制造的笑料。 2.元杂剧中居次要地位的末。 3.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演出开场时向观众介绍剧情概要的角色,兼做杂差。

杂剧

杂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zá jù戏曲名词。中国戏曲史上有多种以杂剧为名的表演形式,其特点各有不同。晚唐已有杂剧之名,其后历代均见此名。如宋杂剧、元杂剧、温州杂剧、南杂剧等。通常多指元杂剧。

臧懋循(1550-1620)

臧懋循(1550-1620)的同义词反义词
zāng/zàng/cáng mào xún (1550-1620)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晋叔,号顾渚,浙江长兴人。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南京国子监博士。编有《元曲选》,对元杂剧的保存和流传起了重要作用。另编有《古诗所》、《唐诗所》,删订汤显祖《玉茗堂传奇》。有诗文集《负苞堂稿》。

伴哥

伴哥的同义词反义词
bàn gē1.乡村中少年的泛称。多见于元杂剧。

倈人

倈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lái rén1.元杂剧中指扮演小厮的角色。

倈儿

倈儿的同义词反义词
lái ér/er1.元杂剧中指扮演儿童的角色。 2.年轻男子。
1234 共3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