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

八旗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qí1.清代满族户口以军籍编制,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正白﹑正黄﹑镶黄为上三旗(亦称内府三旗)﹐隶属亲军﹐其余五旗为下五旗。清初将归附之蒙古﹑汉人﹐又编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官员平时管民政﹐战时任将领。旗民军籍为世袭。参阅《清文献通考.兵一》﹑清昭槤《啸亭杂录.八旗之制》。 2.对清军和满族的称呼。

八旗兵

八旗兵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qí bīng清代兵制。清初,以7500人为一军事单位,称旗,后每旗人数有增加。设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清统一全国后,又分拱卫京师的京营八旗和分驻全国各要地的驻防八旗。至清朝灭亡废止。

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qí zhì dù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1601年努尔哈赤在牛录组织基础上,初建黄、红、蓝、白四旗。1615年增建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旗,共为八旗。初建时兼有军事、行政、生产职能。后利用八旗军队加强对各族人民控制,其生产意义渐小。清亡后瓦解。

八旗子弟

八旗子弟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qí zǐ dì1.清旗人子弟。清旗人(特别是八旗贵族)入关以后﹐享有种种政治﹑经济特权﹐其子弟因坐享其成而逐渐腐化。后"八旗子弟"便成为享受特权﹑百无一能的贵胄子弟的代称。

汉军八旗

汉军八旗的同义词反义词
hàn jūn bā qí1.清代八旗组织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原指满洲入关前已投降满洲或被俘从事兵役的辽东汉人及其子孙。努尔哈赤建立八旗之初,将所有户口不分种族都编入,所以在一旗内有满﹑汉﹑蒙古等族人。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将各旗的汉人拨出,另编一旗,定名汉军。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皇太极就降附的汉人组成汉军左右翼二旗。四年分建黄﹑白﹑红﹑蓝四旗。七年扩编为汉军八旗,与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共同构成八旗组织的整体。

禁旅八旗

禁旅八旗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jìn lǚ bā qí1.清代驻防京师的八旗兵。有领侍卫府(统辖亲军)﹑八旗骁骑营﹑八旗前锋营﹑八旗护军营(又有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八旗步军营﹑内府三旗﹑火器营﹑健锐营﹑虎枪营等。

二十四旗

二十四旗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shí sì qí1.清代军队编制,将统辖的蒙族和汉族军队,分别编为蒙古军八旗和汉军八旗,与原有满族八旗,共为"二十四旗"。清昭槤《啸亭杂录.八旗之制》:"其后归附日众,乃析为八。以本部所属者为满洲,蒙古部落而迁入者为蒙古,明人为汉军,合为二十四旗,制度备焉。"参阅《清文献通考.兵一》。

旗兵

旗兵的同义词反义词
qí bīng1.八旗兵丁。

厢白旗

厢白旗的同义词反义词
xiāng bái qí1.镶白旗。清代八旗之一。参见"八旗"。

旗下

旗下的同义词反义词
qí xià1.旗帜下面。 2.清代指八旗之下。 3.借指旗人。
12345 共5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