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关税
保护关税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o hù guān shuì为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的发展,对进出口商品征收重税或实行减税、免税的政策。
关税
关税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 shuì国家对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 shuì jí mào yì zǒng xié dìng简称“关贸总协定”。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也是有约束力的最大国际贸易契约组织。1947年10月30日,由二十三个国家代表在日内瓦签订。此后协定内容多次修订,成员也不断扩大,至1994年4月达一百二十三个国家和地区。该协定的宗旨是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削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1994年在第八轮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达成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
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 shuì tóng/tòng méng通过缔结协定,成员国间货物流通免除或基本免除关税的国家集团。有完全的关税同盟和不完全的关税同盟两种,前者订有共同税则、将关税国境合而为一,后者没有订立对外共同税则、只是互相免征关税。
关税壁垒
关税壁垒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 shuì bì lěi指为阻止外国某些商品输入而采取的对其征收高额关税的措施。
特惠关税
特惠关税的同义词反义词
tè huì guān shuì1.一国对另一国的全部或部分商品进口给予特别优惠的关税。
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i guān shuì bì lěi“关税壁垒”的对称。除提高关税以外,政府所采取的直接或间接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一切措施的总称。直接的措施如关税配额、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等制度。间接的措施如外汇管制,复杂的海关手续,繁杂的卫生、安全、质量标准,以及包装、标签的规定等,即所谓技术性的贸易壁垒。为贸易壁垒的一种。
中英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yīnɡ nán jīnɡ tiáo yuē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8月清政府代表与英国代表在南京签订。共十三款。主要内容为:割让香港给英国;赔款二千一百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五处口岸派驻领事;中国海关税率由中英共同议定。次年又签订有关附件,英国又取得了建立租界的权利和“领事裁判权”以及片面的“最惠国待遇”。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乌拉圭回合
乌拉圭回合的同义词反义词
wū lā/lá guī huí hé/gě指从1986年9月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开始,到1993年底结束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多边贸易谈判。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第八次多边贸易谈判。谈判内容除货物贸易的关税减让以及减少非关税壁垒外,还包括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和建立多边贸易组织等议题。
关金
关金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 jīn1.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海关税收的计算单位。 2."关金券"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