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
内侍的同义词反义词
nèi/nà shì1.在皇帝宫廷侍奉,供使唤。 2.在宫中供使唤的人。 3.官名。隋置内侍省,所掌皆宫廷内部事物。虽亦参用士人,主要仍为宦官之职。唐沿用不改,全部以太监充当。宋代增设入内内侍省和内侍省,称前后省,前者尤为亲幸。在宫内执役的隶属入内内侍省,在殿中执役的隶属内侍省。其官有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诸名。后因称宦官为内侍。
五局
五局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jú1.唐代内侍省所辖的五个机构:掖廷﹑宫闱﹑奚官﹑内仆﹑内府。
内坊
内坊的同义词反义词
nèi/nà fāng/fáng1.皇太子东宫所属官署之一,管理宫内事务。唐开元二十七年划属内侍省,改为内坊局,职务不变。
内司
内司的同义词反义词
nèi/nà sī1.北朝魏孝文帝所置宫中女官名。 2.宋代内侍省所属内东门司﹑合同凭由司﹑军头引见司等的统称。 3.诸王府的属官。
勑葬
勑葬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ì zàng1.宋代大臣或贵戚死亡,皇帝遣内侍监护葬事,称"勑葬"。
宣徽院
宣徽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xuān huī yuàn1.官署名。唐肃宗以后设宣徽南北院使,以宦官担任,总领宫中诸司及三班内侍的名籍和郊祀朝会宴飨供帐等事宜。后宦官势力渐大,位职亦尊。五代和宋以大臣充当,常以枢密院官兼任。宋南渡后废。辽﹑金﹑元亦置。明初改并其职掌于光禄寺。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续文献通考.职官六》。
走马承受
走马承受的同义词反义词
zǒu mǎ chéng shòu1.官名。宋置,诸路各一员,以三班使臣及内侍充任。无事岁一入奏,有边警则不时驰驿上闻,初隶经略安抚总管司,崇宁中始诏不隶帅司,寻改为廉访使者,靖康初复旧。
五省
五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shěng/xǐng1.古代中央政府五官署。晋﹑南朝宋﹑齐﹑梁﹑陈及北魏设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秘书省﹑集书省,并称"五省"。隋以殿内省(一说内侍省)﹑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为五省。参阅《通典.职官一》。
侍禁
侍禁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ì jīn/jìn1.职官名。有文武之分。职在侍值禁中,故称。宋内侍官阶,有左侍禁﹑右侍禁,均为宫禁中侍奉之官。
六省
六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lù shěng/xǐng1.指唐代的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六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