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高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nèi měng gǔ gāo yuán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马鬃山,南沿长城,北接蒙古。为蒙古高原的一部分。海拔1000~1400米。地面坦荡,起伏和缓,多宽广盆地。草原辽阔,为中国重要牧区。西部沙漠分布广。
棕钙土
棕钙土的同义词反义词
zōng gài tǔ温带半荒漠植被下形成的土壤。土壤上层为褐棕色或淡棕色。呈碱性至强碱性反应。表层腐殖质含量少。有明显的钙积层。肥力较低。中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高原中西部、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的同义词反义词
nèi měng gǔ zì zhì qū简称“内蒙古”。在中国北部,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人口2237.2万(1995年)。除汉族外,蒙古族居多。1947年建立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其他重要城市有包头等。地处内蒙古高原,阴山以南黄河沿岸和大兴安岭以东为平原。处中温带,自东往西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中国主要牧区。农产中甜菜产量居全国前列。中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钢铁工业亦发达,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大兴安岭盛产木材。
呼伦湖
呼伦湖的同义词反义词
hū lún hú内蒙古高原东北部的半咸水内陆湖。又名达赉湖。面积2000平方千米。鱼类资源丰富。湖滨为优良牧场。
呼伦贝尔高原
呼伦贝尔高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hū lún bèi ěr gāo yuán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在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西面。海拔700~1000米。四周为丘陵和低山环绕。中部平坦,有呼伦湖等众多湖泊。水草肥美,为中国著名天然牧场。是三河牛、三河马等良种牲畜产地。
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xīng ān lǐng中国东北西南向主要山脉,地势二、三级阶梯的界线。除北端在黑龙江外,斜贯内蒙古东部。海拔1100~1500米。最高峰黄岗梁海拔2029米。山顶浑圆。西坡缓,逐渐向内蒙古高原过渡;东坡逐级下降到东北平原。南段为中国内、外流区分界。中国最大的林区。
鄂尔多斯高原
鄂尔多斯高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è ěr duō sī gāo yuán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西、北、东三面黄河环绕,南面至长城一线。海拔1000~1500米。河流稀少,沙丘分布广。东部多草原,西、北、南部多沙漠。煤炭蕴藏丰富,有东胜、准格尔等煤矿。
呼伦贝尔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hū lún bèi ěr cǎo yuán1. 一名巴尔嗄高原。在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岺西边、内蒙古高原的东北的高地,东高西低。由呼伦湖、贝尔湖在该地区,故名。草原广阔,便于发展畜牧业,湖泊盛产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