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
初唐的同义词反义词
chū táng1.世人论唐代诗体,多从元杨士弘《唐音》和明高棅《唐诗品汇》中以初﹑盛﹑中﹑晩唐编选唐诗的标目,将其划分为四个时期,以武德至开元初为"初唐"。 2.泛指唐代初期。
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的同义词反义词
chū táng sì jié指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人诗文齐名,当时称为王、杨、卢、骆,号称四杰。他们的作品逐渐摆脱齐、梁以来的绮丽颓靡习气,在唐代文学风气的转变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宋之问(656~712)
宋之问(656~712)的同义词反义词
sòng zhī wèn唐代诗人。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市)人。上元年间进士,官至考功员外郎。睿宗时流放钦州,后赐死。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有《题大庾岭北驿》等名篇。所作多粉饰太平、颂扬功德之应制诗,靡丽精巧,尤善五律,对初唐律体之定型颇有贡献。有《宋之问集》。
王勃(650-676)
王勃(650-676)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g bó唐代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望族,隋末大儒王通子孙。少聪慧,世人目为神童。曾任虢州参军。后往交趾探父,渡海溺死。王勃诗多抒发个人情志,也有一些抨击时弊之作,工于五律、五绝,风格清新自然,初步实践了其诗歌革新的主张。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以写离别怀人之作较著名,有《杜少府之任蜀州》等名篇。文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有《王子安集》。
王杨卢骆
王杨卢骆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g yáng lú luò指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擅长诗文,对初唐文学革新有贡献。
上官体
上官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àng/shǎng guān tǐ/tī/bèn以初唐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一种诗风。上官仪工于五言诗,其诗多为应制、奉和之作,婉媚工整,适合宫廷需要。士大夫因其官居显贵,纷纷仿效其诗体,称为“上官体”。
今律
今律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 lǜ1.诗体名。始于初唐成熟于中唐的一种比较严密的诗歌格律。与尚未脱离古诗气脉的"古律"相对而言。
卢照邻(约630-680后)
卢照邻(约630-680后)的同义词反义词
lú zhào lín (yuē/yāo 630-680hòu )唐代诗人。字升之,号幽忧子,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曾任益州新都尉。后因贫病交加,投颍水死。为“初唐四杰”之一。长于七言歌行,格调较高。《长安古意》为其名篇。有《幽忧子集》。
卢王
卢王的同义词反义词
lú wáng1.初唐文学家卢照邻与王勃的并称。
卢骆
卢骆的同义词反义词
lú luò1.初唐四杰中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