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损人
利己损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lì jǐ sǔn rén为了使自己得到好处而损害别人利益。参见“损人利己”。
利己
利己的同义词反义词
lì jǐ1.只顾自己。
利己主义
利己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lì jǐ zhǔ yì只顾自己利益而不顾别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思想。
合理利己主义
合理利己主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gě lǐ lì jǐ zhǔ yì主张在不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个人利益的道德理论。认为利己心不仅不会损害社会利益,相反会促进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一致;每个人个人利益的增加,也就增进了社会利益的总和。这种理论在实践上往往表现为损人利己。
损人不利己
损人不利己的同义词反义词
sǔn rén bù lì jǐ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损人利己
损人利己的同义词反义词
sǔn rén lì jǐ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háo bù lì jǐ, zhuān mén lì rén丝毫不为个人利益着想,一心一意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
先哲
先哲的同义词反义词
xiān zhé尊称已经死去的有才德的人:损人利己为先哲所忌。
共产主义精神
共产主义精神的同义词反义词
gòng/gōng chǎn zhǔ yì jīng shén体现共产主义理想、风格和情操的思想意识。如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等等。
伦理学
伦理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lún lǐ xué也称“道德哲学”、“道德科学”。研究道德现象、揭示道德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19世纪末,中国的一些启蒙思想家借用日本的译法,把英文ethics译作伦理学,成为这一学科的名称。在中国古代,曾产生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各派伦理学说。在西方,则有快乐主义、禁欲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伦理学说。这些学说都离开社会经济基础去考察道德现象。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使伦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即马克思主义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