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团

剧团的同义词反义词
jù tuán表演戏剧的团体,由演员、导演和其他有关人员组成。

于是之(1927- )

于是之(1927- )的同义词反义词
yú shì zhī (1927- )演员。原籍天津,生于北京。曾就读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后任祖国剧团、北平艺术馆演员。建国后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院长。主演话剧《龙须沟》、《茶馆》、《关汉卿》和电影《青春之歌》等。

剧院

剧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jù yuàn①剧场。②用作较大剧团的名称:北京人民艺术~ㄧ青年艺术~。

马连良(1901-1966)

马连良(1901-1966)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lián liáng (1901-1966)京剧演员。字温如,北京人。回族。九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学艺。演老生。出科后吸收诸家之长,形成唱腔甜润酣畅,做工飘逸洒脱的艺术风格,世称“马派”。代表剧目有《借东风》、《甘露寺》、《清风亭》等。曾任北京京剧团团长、北京市戏曲专科学校校长。有《马连良演出剧本选集》。

保留剧目

保留剧目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o liú jù mù指某个剧团或主要演员演出获得成功的并保留下来以备经常演出的戏剧。

包银

包银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o yín旧时戏院按期付给剧团或主要演员的约定的报酬。

外串

外串的同义词反义词
wài chuàn1. 亦称“客串”,非本剧团的演员临时扮角色参加演出,也指临时担任原不属自己的工作。

尹桂芳(1919- )

尹桂芳(1919- )的同义词反义词
yǐn guì fāng (1919- )越剧演员。浙江新昌人。女。十岁学艺,演小生。1938年到上海,1944年参加“新越剧”的改革活动。1946年组建芳华剧团,1959年随团落户福建。唱腔潇洒流畅,世称“尹派”。擅演《红楼梦》、《沙漠王子》、《盘妻索妻》等剧。

戏班

戏班的同义词反义词
xìbān1.旧称戏曲剧团。也叫“戏班子”。

樊粹庭(1905-1966)

樊粹庭(1905-1966)的同义词反义词
fán cuì tíng (1905-1966)豫剧作家。原名樊郁,河南遂平人。1929年河南大学毕业。1934年创办豫声剧院(抗日战争爆发后改名狮吼剧团)自任团长兼编导。作有豫剧剧本《凌云志》、《义烈风》、《汉江女》等五十八种。
12345 共6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