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图书馆
北京图书馆的同义词反义词
běi jīng tú shū guǎn中国国家图书馆。前身是1912年开馆的京师图书馆。曾名国立北平图书馆,建国后改现名。1987年建成新馆,有现代化管理设施。截止80年代末,馆藏图书一千六百余万册(件)。
刘国钧(1899-1980)
刘国钧(1899-1980)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ú guó jūn (1899-1980)图书馆学家。字衡如,江苏南京人。曾留学美国,获哲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先后主持金陵大学图书馆、北平图书馆编纂部等。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主任、北京图书馆研究员。著有《中国图书分类法》、《中国书史简编》等。
文津阁
文津阁的同义词反义词
wén jīn gé1.清代专藏《四库全书》的书阁之一。乾隆四十年(1775年)仿宁波范氏天一阁建筑﹐建于承德避暑山庄。1915年藏书运至北京﹐今藏于北京图书馆。
海源阁
海源阁的同义词反义词
hǎi yuán gé清代藏书楼。道光年间曾任江南河道总督的杨以增建于山东聊城。杨平生嗜书,多购求江南藏书家散失之书。后藏书屡有散佚,一部分现藏北京图书馆。有《海源阁丛书》和《海源阁书目》。
赵万里(1905-1980)
赵万里(1905-1980)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ào wàn lǐ (1905-1980)目录版本学家。字斐云,浙江海宁人。南京东南大学肄业。后师事王国维。1928年起任职于北京图书馆。建国后任该馆研究员、善本特藏部主任。著有《汉魏南北朝墓铭集释》,主编《中国版刻目录》等。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tú shū ɡuǎn tú shū fēn lèi fǎ简称《中图法》。北京图书馆等三十六个单位编制。1975年出版,1980年修订重版。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五大部部类基础上,列编二十二大类。标记符号采用拼音字母和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是我国使用较广泛的一部图书分类法专著。
王重民(1903-1975)
王重民(1903-1975)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g chóng mín (1903-1975)目录版本学家。字友三,河北高阳人。192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后在北京图书馆工作。1934年起相继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1947年回国,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系主任、教授。著有《英伦所藏敦煌经卷访问记》、《中国善本书提要》等。
铁琴铜剑楼
铁琴铜剑楼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ě qín tóng jiàn lóu清代藏书楼。嘉庆、道光年间瞿绍基建于江苏常熟。收藏多宋元刻本,兼收金石书画、古董珍玩。因瞿珍藏铁琴一张、铜剑一把,故以此作楼名。其子瞿镛有《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二十四卷。后藏书屡有散失,剩余多归北京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