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
南史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shǐ1.春秋时齐国的史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后因以为直书史实的良史典型。 2.复姓。见《通志略.氏族四》。
葛帔
葛帔的同义词反义词
gé/gě pèi1.用葛制成的披肩。《南史.任昉传》:"西华冬月着葛帔綀裙,道逢平原刘孝标,泫然矜之,谓曰:'我当为卿作计。'"后因以"葛帔"为怜恤友人贫困之典。
买邻
买邻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i lín《南史·吕僧珍传》:“宋季雅罢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侧,僧珍问宅价,曰:‘一千一百万。’怪其贵,季雅曰:‘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后因称为求得好邻居而买宅为“买邻”。
五公
十七史
十七史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qī shǐ1.《旧唐书.经籍志》乙部正史类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后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共十三史。宋人加《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遂有"十七史"之称。参阅《宋史.艺文志二》﹑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九九。
三絶
主簿
主簿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ǔ bù/bó1.官名。汉代中央及郡县官署多置之。其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至魏晋时渐为将帅重臣的主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府事。此后各中央官署及州县虽仍置主簿,但任职渐轻。唐宋时皆以主簿为初事之官。明清时各寺卿也有设主簿的,或称典簿。外官则设于知县以下,为佐官之一。后省并。《南史.儒林传.伏曼容》:"﹝伏曼容﹞父胤之,宋司空主簿。"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shí sì shǐ指旧时称为正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唐书(旧唐书)》、《新唐书》、《五代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五絶
徙痈
徙痈的同义词反义词
xǐ yōng1.一种江湖医术,传说能移去痈疽。语出《南史·薛伯宗传》:"时又有薛伯宗善徙痈疽,公孙泰患背,伯宗为气封之,徙置斋前柳树上。明旦痈消,树边便起一瘤如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