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曲
南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qū/qǔ宋元时期流行在南方的戏曲、散曲所用的音乐。与北曲相对。渊源于唐宋大曲、宋词、诸宫调、唱赚和南方民歌、小调。盛行于元明。音乐上用五声音阶,以箫笛伴奏为主。节奏较舒缓,声调绵联婉转。采用多种曲牌相连贯的联曲体音乐结构。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都主要用南曲。
江南曲
江南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ng nán/nā qū/qǔ1.乐府《相和曲》名。也称《江南可采莲》。古辞写江南采莲时的景色,纯用白描。参阅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上﹑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江南》。
十二峰
十二峰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èr fēng1.亦作"十二峯"。 2.指川﹑鄂边境巫山的十二座峰。峰名分别为: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 3.曲牌总名的一种。属南曲南吕宫,以由《三仙桥》﹑《白练序》﹑《醉太平》﹑《普天乐》﹑《征胡兵》﹑《香遍满》﹑《琐窗寒》﹑《刘泼帽》﹑《三换头》﹑《贺新郎》﹑《节节高》﹑《东瓯令》十二只曲牌组成,故名。
杜韦娘
杜韦娘的同义词反义词
dù wéi niáng1.唐歌女名。唐教坊用为曲名。 2.借指名妓。 3.词牌名。宋人借唐旧曲另翻慢词,双调,一百零九字,仄韵。 4.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宫。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引子。
过曲
过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ò/guo qū/qǔ1.戏曲名词。南曲曲牌除引子﹑尾声外,统称为"过曲"。如《牡丹亭.惊梦》以《绕池游》﹑《步步娇》﹑《醉扶归》﹑《皂罗袍》﹑《好姐姐》﹑《尾声》六个曲牌为一套,除引子《绕池游》和末曲《尾声》外,都属于过曲。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shēng gān zhōu1.词牌名。又叫《甘州》﹑《潇潇雨》。双调平韵﹐九十五至九十八字﹐共有七体。本唐时教坊大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为词牌。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属仙吕宫。北曲字数﹑格律与词牌字句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又有二:一与词牌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而与北曲略同,用作过曲。
十三调
十三调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sān tiáo/diào1.南曲十三种乐调的合称。南曲曲牌分属仙吕宫﹑羽调﹑黄钟宫﹑商调﹑正宫﹑大石调﹑中吕宫﹑般涉调﹑道宫﹑南吕宫﹑越调﹑小石调﹑双调十三个宫调。其中有九个宫调为戏曲常用。
南乐
南乐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lè/yuè1.指《诗经》中的二《南》(《周南》《召南》)。 2.即福建南曲。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音乐。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台湾省以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区,与古代的歌舞音乐﹑词曲音乐﹑戏曲音乐都有密切关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融合了当地的民间音乐。
慈恩寺
慈恩寺的同义词反义词
cí ēn sì1.唐代寺院名。旧寺在陕西长安东南曲江北,宋时已毁,仅存雁塔(大雁塔)。今寺为近代新建,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治(高宗)为太子时,就隋无漏寺旧址为母文德皇后追福所建,故名慈恩寺。唐玄奘自印度学佛归国,曾住此从事佛经翻译工作达八年之久,并倡议在寺旁建雁塔,用以收藏从印度带回的经像。寺在全盛时有十馀院,室一千八百九十七,僧三百人。自神龙始,进士登科,皇帝均......更多
永遇乐
永遇乐的同义词反义词
yǒng yù lè/yuè①词牌名。双调,一百零四字,押仄声韵。也有用平声韵的。②曲牌名。南曲商调、北曲歇指调都有。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相同,也有与全阙都相同的。用作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