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
原名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án míng1.原先的名字。
冯雪峰(1903.6.2~1976.1.31)
冯雪峰(1903.6.2~1976.1.31)的同义词反义词
féng xuě fēng原名福春,笔名雪峰、画室、洛扬等。浙江义乌人。1921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参加朱自清等人组织的文学社团晨光社,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与汪静之等组织湖畔诗社,出版诗集《湖畔》。1925年到北京大学旁听日语,1926年开始翻译日本、苏联的文学作品及文艺理论专著。1927年加入共产党。1928年结识了鲁迅,编辑出版《萌芽》月刊,并与鲁迅共同编辑《科学的艺术论丛书》。192......更多
宣赞舍人
宣赞舍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xuān zàn shè/shě rén1.官名。宋代设置。原名通事舍人,政和中改称宣赞舍人,掌传宣赞谒之事。
张恨水(1895-1967)
张恨水(1895-1967)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ng hèn shuǐ (1895-1967)小说家。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人。曾任报纸编辑、记者。1936年任《南京人报》社社长。建国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一生创作小说百余部,多用章回体。著名的长篇小说有《啼笑因缘》、《金粉世家》等。
李劫夫(1913-1976)
李劫夫(1913-1976)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jié fū/fú (1913-1976)作曲家。原名云龙,吉林农安人。早年在家乡当小学教师。1937年入延安人民剧社。后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从事文艺工作。1948年后任东北鲁艺音乐部部长、东北音乐专科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院长。作有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哈瓦那的孩子》、《我们走在大路上》等二百余首及歌剧《星星之火》等。
李贽(1527-1602)
李贽(1527-1602)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zhì (1527-1602)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原名载贽,号卓吾、宏甫、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回族。中举人,官至云南姚安知府。后移居各地,著书立说,被当朝者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自刎于狱中。哲学上属王阳明心学一派,师事泰州学派大师王襞,公然以异端自居,批判儒家道德和封建传统,肯定人的正常欲望的合理性。文学上反对复古摹拟,主张创作要崇尚自然,并提倡戏曲、小说。其主张......更多
王重阳(1112-1170)
王重阳(1112-1170)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g zhòng/chóng yáng (1112-1170)道教全真道创始人。原名中孚,字允卿,后更名喆,字知明,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曾遇异人传修炼秘诀,即弃家住终南山修道。后往山东讲道,并制定道士出家的制度。其弟子丘处机正式建立全真道后,尊他为教祖。元世祖封为“全真开化真君”。著有《重阳全真集》、《教化集》等。
白沉(1922- )
白沉(1922- )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chén (1922- )电影导演。原名田祖恒,安徽怀远人。上海持志学院附中肄业。1940年参加新四军,任鲁艺工作团演员。1946年在香港从影,1952年因参加爱国活动被港英当局驱逐,回沪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因执导《大桥下面》和《秋天里的春天》,两次获文化部奖。
聂耳
艾芜(1904-1992)
艾芜(1904-1992)的同义词反义词
ài wú原名汤道耕,四川新繁人。1921年秋考入成都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5年因不满守旧的学校教育和反抗包办婚姻,弃学远行,在我国西南边境和缅甸、马来亚、新加坡等地漂泊,过着贫困的流浪生活。他的第一篇小说《人生哲学的一课》和当时的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南行记》中的作品就以这几年的见闻感受为题材。1931年回国后定居上海,开始创作生活。除了《南行记》,还写了不少短篇小说和散文。抗战爆发后,任中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