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址

原址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án zhǐ1.原来的地址。

南菁书院

南菁书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jīng shū yuàn1.原址在江苏省江阴县城内。清光绪九年江苏学政黄体芳创立。以经史词章教授学生。王先谦曾讲学于此,辑成《皇清经解续编》一四三○卷,又刊《南菁丛书》及《南菁札记》。废科举后,改为南菁学校。

应天府书院

应天府书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ng/yìng tiān fǔ shū yuàn也称“睢阳书院”。原址在今河南商丘(旧名睢阳)县城。五代后晋杨悫建私学,戚同文在此讲学,称“睢阳学舍”。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曹诚就其地筑学舍一百五十间,聚书一千五百余卷,广招生徒。院址属应天府治,故称。范仲淹曾在此读书、讲学,由此书院名声大振。为宋初四大书院之一。明嘉靖年间改建,名“应天书院”。万历年间废。清乾隆年间重修,后屡遭兵火,遗物荡然无存。

格林尼治

格林尼治的同义词反义词
gé lín ní zhì一译“格林威治”。在伦敦东南部、泰晤士河南岸。1675年设英国皇家天文台,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经过此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并以此作为世界“时区”的起点。1953年天文台迁至赫斯特蒙苏,原址改为全国海洋博物馆、皇家海军学院等。

灵谷

灵谷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ng gǔ/gǔ/yù1.神灵居住的山谷。 2.寺名。在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东南坡﹑中山陵东。原址在山西南坡独龙阜﹐名开善寺﹐梁武帝时建。宋名太平兴国寺﹐后为蒋山寺。明初以营建孝陵迁今址﹐改名灵谷寺。有无梁殿﹑灵谷塔﹑三绝碑等胜迹。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lù dòng shū yuàn原址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东南。唐代李渤在此隐居读书,曾畜养一白鹿,人称“白鹿先生”,后任江州刺史时在旧居建台榭,遂以白鹿名洞。南唐时朝廷在此建庐山国学,宋初改名为白鹿洞书院,为当时四大书院之一。朱熹、陆九渊等曾在此讲学。元代时毁于兵火,明代重建。清末改为江西林业学堂。建国后逐步修整为白鹿洞书院文管所。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奥斯维辛集中营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同义词反义词
ào sī wéi xīn jí zhōng yíng1940年6月法西斯德国在波兰克拉科夫以西的奥斯维辛建立的集中营。设有大毒气室和焚尸炉,一次可关押二十五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先后有四百多万人在此遭杀害。1945年1月数千名幸存者被苏军解救。战后在原址建立陈列馆。

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dàn gǔ shū yuàn原址在湖南衡阳县北石鼓山。唐元和年间李宽在山顶建屋读书。宋至道年间李士真在此创建书院,景年间仁宗赐名石鼓书院。《文献通考·学校》列为宋初四大书院之一。南宋末书院毁于战火,元明时兴时废。清代重建。抗日战争中被毁,现已辟为公园。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è lù shū yuàn原址在湖南长沙岳麓山。宋开宝年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有讲堂、斋舍、藏书楼。张栻、朱熹曾在此讲学,传播理学,学生达千人。为宋初四大书院之一。清光绪年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后又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成立湖南大学。1984年设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线

经线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g xiàn①编织品或织布机上的纵线。②假定的沿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而跟赤道垂直的线。也叫子午线。国际上习惯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子午线作本初子午线。参看〖经度〗。
1 共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