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禅

受禅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òu chán/shàn1.亦作"受?"。亦作"受嬗"。 2.王朝更迭,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受禅台

受禅台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òu chán/shàn tái/tāi1.相传为禅让帝位而筑的坛台。

受禅碑

受禅碑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òu chán/shàn bēi1.碑名。三国魏曹丕黄初元年立,记曹丕受汉禅让事。也称《受禅表》。相传为魏锺繇所写。其碑隶法方整浑厚,因时代久远,笔画模糊,多已不可辨认。另说碑为王朗文,梁鹄书,锺繇镌字,谓之三绝。故又称《三绝碑》。参阅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

三絶

三絶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jué1.指三国魏《受禅碑》的王朗文﹑梁鹄书﹑钟繇刻字。 2.三国吴主赵夫人的织锦﹑刺绣﹑丝幔被称为"机绝"﹑"针绝"﹑"丝绝",人谓"吴有三絶,四海无俦其妙。"见晋王嘉《拾遗记.吴》。 3.指晋顾恺之的才﹑画﹑痴。 4.指晋袁山松之《行路难》辞﹑羊昙唱乐﹑桓伊挽歌。 5.指晋戴逵所作佛像,顾恺之所作维摩画图,义熙年间狮子国所献玉像。 6.南朝宋谢瞻所作《喜霁》诗,谢灵运写之,谢......更多

亢位

亢位的同义词反义词
kàng wèi1.指《易.干》第六爻的爻位。《干》卦"上九"(即第六爻)的爻辞为"亢龙有悔",故称其爻位为亢位。相传孔子解释何谓"亢龙有悔"时说:"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后因以"亢位"为前朝失位﹑后代受禅之兆。

劝进表

劝进表的同义词反义词
quàn jìn biǎo1.魏晋六朝时,篡位之君每假"禅让"﹑"受禅"之名夺取政权。当让国"诏书"下达后,又故作逊让,使朝臣再三上表,劝其登基,然后即位。此种章表多谀颂功德而归之天命。如曹丕代汉,侍中刘廙等即率群臣奉表劝进。亦有外族入侵﹑皇统中断,大臣上表宗室劝其即位以继承皇统者。晋愍帝为刘曜所杀,刘琨等即联名上表琅邪王司马睿劝进。凡此劝登帝位的章表,通称"劝进表"。

受嬗

受嬗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òu shàn1.见"受禅"。

唐尧

唐尧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g yáo1.古帝名。帝喾之子,姓伊祁(亦作伊耆),名放勋。初封于陶,又封于唐,号陶唐氏。以子丹朱不肖,传位于舜。参阅《史记.五帝本纪》。 2.鼓吹曲名。晋武帝受禅,令傅玄制乐。玄改汉乐《务成》为《唐尧》。参阅《晋书.乐志下》﹑《乐府诗集.鼓吹曲辞四》。

承禅

承禅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g shàn1.接受禅让。

于越

于越的同义词反义词
yú yuè1.古族名。分布在今浙江省境内。 2.指其所居之地。唐独孤及《题思禅寺上方》诗:"眇眇于越路﹐茫茫香草青。"一说即吴越。 3.官名。契丹最尊之职,辽太祖即位前即因战功显赫拜于越,后以于越受禅称帝。辽设大于越府,大于越无所职掌,其位则居南﹑北大王上,非有大功者不授。参阅《辽史.太祖纪上》﹑《百官志一》与《国语解》。
12 共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