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
变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biàn fǎ指历史上对国家的法令制度做重大的变革:~维新。
变法儿
变法儿的同义词反义词
biàn fǎ er想另外的办法;用各种办法:他变着法儿算计人ㄧ食堂里总是~把伙食搞得好一些。
共变法
共变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gòng/gōng biàn fǎ探求现象因果联系的方法之一。在被研究的现象发生变化的若干场合中,如果只有一种发生变化的先行情况,那么这种情况就是该现象的原因。如水稻的产量不断提高,其他情况都相同,只有肥料的数量增加了。由此认为多施肥是水稻增产的原因。共变法得出的结果有或然性,有时除了所发现的发生变化的先行情况之外,还有发生变化的先行情况未被发现,而后者才是被研究的现象的真正的原因。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wù xū biàn fǎ又称“戊戌维新”。1898年(旧历戊戌年)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的政治改革运动。中日甲午战争后,康有为等在北京发起“公车上书”,反对签订《马关条约》,要求变法图强,并在各地组织学会,设立学堂和报馆,宣传变法维新。1898年6月,光绪帝引用维新人士,并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推行新政。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捕杀谭嗣同等维新人士,变法运动失败。参见“百日维新”。
光绪帝(1871-1908)
光绪帝(1871-1908)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g xù dì (1871-1908)即“爱新觉罗·载湉”。清朝皇帝。庙号德宗,年号光绪。四岁即位,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中日甲午战争时,主张抗战。后受维新派的影响,曾下“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实施新政。戊戌政变后,被幽禁于瀛台。后病死。
更法
更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gēng/gèng fǎ1.变法。
万木草堂
万木草堂的同义词反义词
wàn/mò mù cǎo táng康有为讲学场所。1891年创立于广州长兴里。办学宗旨是培养兼通中西学说、德智体多方面发展的人才。招收有一定文化水平且有志于维新的青年。开设义理之学、考据之学、经世之学、文字之学四种课程。学生有陈千秋、梁启超、麦孟华、徐勤等,后成为戊戌变法运动的重要人物。1898年停办。
三不足畏
三不足畏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bù zú wèi1.宋王安石为变法而指出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主张,简称"三不足畏"。见《宋史.王安石传》。
东田
东田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tián1.秦汉对陕东六国田亩的总称。别于商鞅变法后的秦田。 2.南朝齐文惠太子所建楼馆名。 3.泛指农田。
严复(1854-1921)
严复(1854-1921)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 fù (1854-1921)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福建侯官(今闽侯)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留学英国。曾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甲午战争后,发表《论世变之亟》、《救亡决论》等文,主张学习西方,维新变法。又译《天演论》,以进化论观点,号召国人救亡图存。翻译西方政治经济思想和逻辑学著作,首创“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辛亥革命后,思想趋于保守。著译编为《侯官严氏丛刊》、《严译名著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