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古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gǔ shī①古体诗。②泛指古代诗等。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的同义词反义词
gǔ shī shí jiǔ shǒu组诗名。一般认为是汉末无名士人所作。至南朝梁萧统编《文选》时合为一组。诗中多表达下层士人的仕途失意和及时行乐思想,也有写行旅之苦和婚姻问题的作品,基调感伤低沉。它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的成熟。
五言古诗
五言古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yán gǔ shī1.诗体之一。形成于东汉初。每句五字,每篇句数不拘。用韵较灵活,可以隔句或每句押韵,可用平声或仄声韵,一韵到底也可换韵。不讲求对仗﹑平仄等格律。
古诗源
古诗源的同义词反义词
gǔ shī yuán总集名。清代沈德潜编选。十四卷。收录自上古至隋代的古诗和歌谣七百余首,并有简要评语。编者以为诗至唐代而极盛,古诗又是唐诗的源头,故名《古诗源》。
南枝
南枝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zhī/qí1.朝南的树枝。 2.比喻温暖舒适的地方。 3.借指梅花。 4.《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因以指故土,故国。
七言诗
七言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yán shī诗体名。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源于汉代民间歌谣,至六朝而趋于成熟。魏曹丕《燕歌行》为现存较早的纯粹七言诗。与五言诗同为中国古典诗歌主要形式。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七言排律等。
主薄
主薄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ǔ báo/bó1. 官名。其职责地位历代不同。如:主薄通语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如:英德县主薄。——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举言
举言的同义词反义词
jǔ yán1. 发言,开口讲话。如:举言谓新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如:举言谓阿妹。。
五言诗
五言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yán shī诗体名。全篇每句五字。起源于东汉,至建安、六朝而大盛。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包括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五言排律等。
垂杨
垂杨的同义词反义词
chuí yáng1.垂柳。古诗文中杨柳常通用。 2.词牌名。双调,一百字或九十八字。本咏垂杨,后为词牌名。参阅《词谱》卷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