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台北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i běi1.中国台湾省首府。位于台湾岛北端,面积272平方公里,人口 233万。台湾省最大的工商业城市。
台北市
台北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i/tāi běi/bèi shì台湾省省会。在台湾省本岛北部、纵贯铁路线上,淡水河与其支流基隆河和新店溪汇流处。1945年设市。人口265.4万(1989年)。工商业发达,与市郊卫星城镇为台湾省北部最大的工业集中区。名胜古迹有阳明山、北投温泉、龙山寺、圆山动物园、指南宫、台湾博物馆、中山博物院等。有台湾大学等高等学校。
台湾省
台湾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i wān shěng简称“台”。在中国东南部,东海和南海之间。省境由台湾岛及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岛屿组成。面积3.6万平方千米。人口2075万(1992年)。少数民族有高山族。1887年置省。行政中心台北。主岛2/3为山地、丘陵,台湾山脉纵贯南北;平原分布在西部。高温多雨,属亚热带(南部为热带)湿润区。工业发达,纺织、电子和食品工业为支柱。主要农产有水稻、甘蔗、水果和蔬菜。对外贸易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中央日报
中央日报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yānɡ rì bào中国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27年3月创刊于武汉。同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停刊。1928年1月在上海复刊,同年迁南京。抗日战争时期先后迁武汉、重庆等地。抗战胜利后迁返南京,1949年4月终刊。同年3月起在台北出版台湾版。
二二八武装起义
二二八武装起义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èr bā wǔ zhuāng qǐ yì1947年2月27日,国民党台湾专卖局武装缉私员在台北抢劫、殴打小贩,并开枪打死市民一人。28日,台北市民示威游行,包围了专卖局,遭军警镇压,群众死伤各三人。这一事件激起全省人民的愤怒,爆发了大规模武装起义。起义民众控制了台湾大部分地区。3月8日,国民党政府派大批军队进行血腥镇压,群众被害达三万人,到13日起义失败。这次起义得到全国人民的声援和支持。
归亚蕾(1944- )
归亚蕾(1944- )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ī yà lěi (1944- )电影演员。浙江吴兴(今属湖州市)人。女。台湾艺术专科学校毕业。1965年从影。因主演《烟雨蒙蒙》、《家在台北》,并在《蒂蒂日记》中扮演重要角色,三次获金马奖。1980年参与创建谦记电影公司,自任策划并参加拍摄《未婚妈妈》等影片。
林青霞(1954- )
林青霞(1954- )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n qīng xiá (1954- )电影演员。原籍山东,生于台湾。女。毕业于台北女子中学。1984年去美国国际大学进修电影表演课。曾因主演《八百壮士》和《滚滚红尘》,分别获亚洲影展和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主演的影片还有《我是一片云》、《月朦胧,鸟朦胧》等。
赖和(1894-1943)
赖和(1894-1943)的同义词反义词
lài hé/hè/huó/huò/hú (1894-1943)作家。台湾彰化人。台北医学校毕业。曾在厦门行医。1919年回台湾。因反对日本殖民当局,两次被捕入狱。曾任台湾文化协会专务理事、《台湾民报》主编。著有台湾第一篇白话散文《无题》、第一篇白话小说《斗闹热》以及新诗《觉悟的牺牲--寄二林事件的战友》等。有《赖和先生全集》。
陈若曦(1938- )
陈若曦(1938- )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 ruò xī (1938- )加拿大籍华裔作家。台湾台北人。女。台湾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专攻英美文学,1966年回北京,在华东水利学院任教。1974年移居加拿大。1979年到美国,任《远东时报》主编、大学研究中心特别研究员。著有短篇小说集《尹县长》、《城里城外》,长篇小说《归》、《突围》,杂文集《文革杂忆》、《无聊才读书》等。
徐枫(1950- )
徐枫(1950- )的同义词反义词
xú fēng (1950- )电影演员。原籍江苏,生于台湾。女。台北市育达商业职业学校肄业。1966年从影。因主演《侠女》而知名。后主演的《龙城十日》获金马奖最有希望女星奖;《刺客》和《源》获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1984年创办汤臣影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