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陨石雨
吉林陨石雨的同义词反义词
jí lín yǔn shí/dàn yǔ/yù1976年3月8日15时1分陨落在吉林市郊北部地区的陨石雨。散落范围东西长约72千米,南北宽约8.5千米,面积近50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广的陨石雨。收集到陨石一百多块,总重约2700千克。其中最大的陨石重1770千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陨石。
吉林市
吉林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jí lín shì在吉林省中部偏东、松花江中部,长图、沈吉等铁路交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民国时及解放初曾为吉林省省会。1936年设市。人口138.4万(1995年)。化学工业发达,有“化工城”之称。有北山、龙潭山和骚达沟新石器时代遗址,市郊还有乌拉古城、完颜希尹家族墓地等古迹。
吉林省
吉林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jí lín shěng简称“吉”。在中国东北区中部。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550万(1995年)。有朝鲜、满、蒙古等少数民族。清初置吉林将军辖区,清末置吉林省。省会长春。东部为长白山地,西部为东北平原。松花江流贯境内。处中温带,山地为湿润区,平原为半湿润区。汽车、化学和造纸工业重要。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玉米产量居全国最前列,盛产大豆。林业发达。有人参、鹿茸等特产。
吉林
吉林的同义词反义词
jí lín1.中国以汽车工业及化学工业闻名的省。位于东北地区中部。面积18万平方公里。人口2483万(1990)。省会长春市。 2.中国吉林省省辖市,位于吉林省中部,第二松花江畔。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jí lín dà xué中国的综合性大学。校址在长春。前身是1946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东北行政学院。1948年与哈尔滨大学合并,称东北科学院,同年迁往沈阳,改名为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改名为东北人民大学,后迁到长春。1958年改现名。设有研究生院以及数学、物理、化学、历史、考古学、经济学等系。
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dān jí lín shā mò在内蒙古西部,面积4.43万平方千米。流动沙丘占绝大部分。沙丘高大密集,最高达500米,为我国沙丘最高的沙漠。沙丘间有洼地、盐湖,产牧草,为主要牧场。
净月潭
净月潭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ng/chēng yuè tán在吉林省长春市东南部。为长春市新开辟的风景区,山水相融,风景优美。分为潭北山色、潭南林海、潭东村舍、月潭水光等四个景区。占地80平方千米,已辟为森林公园。与长春市内伪满洲国皇宫、伪国务院及下属八大部合辟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伪满洲国皇宫
伪满洲国皇宫的同义词反义词
wěi mǎn zhōu guó huáng gōng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角。为伪满洲国傀儡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皇宫。占地4.3万平方米。分内廷和外廷两部分,内廷是溥仪及其家属日常生活的区域,有东西两院,西院有缉熙楼,东院有同德殿。中和门以外称外廷,有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殿等,是溥仪进行政治活动的场所。伪皇宫御花园在市中新民大街南端,占地20余万平方米。伪皇宫、伪国务院及下属八大部与净月潭合辟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海参崴
海参崴的同义词反义词
hǎi cān/shēn wǎi/wēi1. 位于绥芬河口海湾东岸,渤海的率宾府地,元称永明城,清属吉林珲春协领管辖。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被俄国割占,1862年改为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意为控制东方。
长春市
长春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ng chūn shì吉林省省会。在省境中部、伊通河沿岸,京哈、长图、长白等铁路交点。1932年设市。人口270万(1995年)。有著名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被称为“中国的汽车城”。1932年溥仪在日本帝国主义扶植下曾在此建立伪满洲国。有八大部(伪满洲国皇宫)、净月潭、南湖、苏军烈士纪念塔等名胜古迹。高等学校有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