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
后金的同义词反义词
hòu jīn明代建州左卫(在今辽宁新宾一带)都指挥使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于公元1616年建立金国,自称金国汗。历史上称为后金,以与12、13世纪的金代相区别。
努尔哈赤(1559-1626)
努尔哈赤(1559-1626)的同义词反义词
nǔ ěr hā/hǎ/hà chì (1559-1626)即“清太祖”。后金(清)创立者。爱新觉罗氏。满族。1583年,以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兵,后逐步统一建州女真各部,并创建八旗制度。1616年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南)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1618年起兵反明,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南)战役中大败明军,逐步夺取辽东。1626年进攻宁远(今辽宁兴城),被明将袁崇焕所部击伤,不久病死。
宁远之战
宁远之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níng/nìng yuǎn/yuàn zhī zhàn明与后金之间的战役。天启年间,努尔哈赤率后金军攻掠关外各地,直逼宁远(今辽宁兴城)。1626年明守将袁崇焕率兵固守,并用巨炮击退后金军,努尔哈赤受重伤,退兵后病死。次年皇太极再攻宁远,又被击败。
皇太极(1592-1643)
皇太极(1592-1643)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tài jí (1592-1643)即“清太宗”。爱新觉罗氏。满族。努尔哈赤第八子。原是四贝勒。1626年努尔哈赤死后,继承后金汗位。颁布保护农业的法令,积极吸收汉族文化。仿明朝官制,设立六部,并加强专制统治。继续进攻明朝,夺取山海关以外的广大地区。1636年,改“后金”为“清”,称皇帝。增编“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继续完成对黑龙江和吉林东部女真各部的统一,进一步加强对东北边疆各少......更多
红衣大将
红衣大将的同义词反义词
hóng/gōng yī/yì dà/dài/tài jiāng/jiàng1.红衣大炮的别称。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红衣大炮造成,钦定名镌曰"天佑助威大将军",故称。
袁崇焕(1584-1630)
袁崇焕(1584-1630)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án chóng huàn (1584-1630)明代军事家。字元素,广东东莞人。万历进士。天启初年任兵部主事。至宁远(今辽宁兴城)建筑城堡,整顿防务,屡次击退后金(清)军进攻。1626年击伤努尔哈赤,获宁远大捷,升为辽东巡抚。次年又打败皇太极,获宁锦大捷。被授兵部尚书衔,督师蓟辽。1629年,皇太极避开宁远,绕道进围北京。他紧急入援,却因崇祯帝误中反间计,被冤杀。
黄天荡之战
黄天荡之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ng tiān dàng zhī zhàn南宋初年宋金之间的战役。1129年,金将兀术率军南下直达临安(今浙江杭州)、越州(今绍兴),高宗逃到海上避难。次年,宋将韩世忠率军于镇江截金军归路,韩夫人梁氏击鼓助战,使金军不得渡江,并围金兵于黄天荡(今江苏南京附近)。后金军凿渠出江,才得以渡江北逃。
板升
板升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n shēng1.蒙语"房舍"之意。源于汉语。明朝后期中原的汉族兵民迁徙到俺答汗统治的土默特地区,在那里修筑房舍,开垦荒地,建立村落,从事农﹑副﹑手工业生产,向俺答汗等领主交纳租税。当地蒙古族将这些房舍﹑村落和汉族百姓称为"板升"。后亦泛指土木建筑的房舍﹑城堡及周围的园田。明末,后金与明交接地带汉人建立的村舍也被称作"板升"。
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之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sà ěr hǔ/xǔ zhī zhàn明朝与后金之间的战役。1619年努尔哈赤率后金兵攻明,明朝任杨镐为经略领兵反击,双方在萨尔浒(今辽宁新宾西浑河南岸)交战,后金击败明军。明朝对辽东的统治开始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