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侧之恶
君侧之恶的同义词反义词
jūn cè zhī è恶:佞臣,小人。君子身边的佞臣。
君侧
君侧的同义词反义词
jūn cè/zè/zhāi1.君主的身边。 2.借指君主身边的佞臣。
清君侧
清君侧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g jūn cè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
明成祖(1360-1424)
明成祖(1360-1424)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g chéng zǔ (1360-1424)即“朱棣”。明朝皇帝。朱元璋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今北京)。1399年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靖难”,1402年攻破京师(今江苏南京),夺取帝位,年号永乐。为加强北部边防,防范蒙古势力南下,迁都北京,改南京为留都。在位时解除藩王兵权,巩固中央集权;重用宦官,设置东厂,开宦官干政之始。曾派郑和出使南洋等地,并命人编纂《永乐大典》。
诛鼌错
诛鼌错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ū zhāo cuò1.亦作"诛晁错"。 2.汉景帝时﹐鼌错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请削诸侯之地﹐于是吴楚七国以诛鼌错为名反叛。见《史记.吴王濞列传》﹑《袁盎鼌错列传》。后以"诛鼌错"为清君侧之典。
晁错(前200-前154)
晁错(前200-前154)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o cuò (qián 200-qián 154)西汉大臣。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初习法家学说。文帝时为太子(即景帝)家令,得太子信任。景帝即位后任御史大夫。坚持“重本抑末”政策,建议募民充实边疆以防御匈奴的攻掠,主张逐步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得到景帝采纳。不久,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武装叛乱,他被谗遭杀害。
畏惧
畏惧的同义词反义词
wèi jù害怕:无所畏惧|毫不畏惧|君侧之人,众所畏惧。
社鼷
社鼷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è xī1.居于社庙中的小鼠。喻君侧之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