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
吸取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 qǔ①把液体或气体等吸进来:吸取清泉|以竹筒吸取池水|吸取新鲜空气。②吸收采取: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好书中吸取知识。
推陈出新
推陈出新的同义词反义词
tuī chén chū xīn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
事不师古
事不师古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ì bù shī gǔ形容做事不吸取前人经验。
刘宝全(1868-1942)
刘宝全(1868-1942)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ú bǎo quán (1868-1942)京韵大鼓演员。原名毅民,河北深县(今深州)人。初在农村说唱木板大鼓,后到天津,先后师从宋五、胡十、霍明亮。从其他曲种和戏曲艺术中吸取养料,依照北京语音创造了京韵大鼓。嗓音宏亮清脆,唱腔丰富多变,世称“刘派”。代表作有《长坂坡》、《大西厢》等。
印加文化
印加文化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n jiā wén huà/huā拉丁美洲印第安人三大文化之一。由居住在今南美安第斯山区的印加人创造。13世纪印加人定居于今秘鲁库斯科谷地。后大举扩张,至16世纪初形成包括今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智利部分地区的庞大国家。1533年被由皮萨罗率领的西班牙殖民者灭亡。印加文化吸取了古代南美各种印第安文化成就,农业发达,纺织和金属加工技艺高超,有严密的行政管理系统。后被西班牙殖民者破坏。
唐太宗(599-649)
唐太宗(599-649)的同义词反义词
táng tài zōng (599-649)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李渊次子。随父起兵反隋,建立唐朝,封为秦王。后镇压农民起义军,消灭各割据势力,羽翼渐丰。公元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继帝位。在位时吸取隋亡教训,善于用人纳谏,并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和府兵制,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制订《唐律》。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史称“贞观之治”。
性灵说
性灵说的同义词反义词
xìng líng shuō/shuì/yuè清代袁枚的论诗主张。吸取明代袁宏道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和李贽的童心说,主张作诗应直抒胸臆,表现性灵,辞贵自然,强调独创;反对以程朱理学束缚诗歌创作,对拟古倾向和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表示不满,批评了当时诗坛流行的“格调说”和“肌理说”。
毛细现象
毛细现象的同义词反义词
máo xì xiàn xiàng在浸润(或不浸润)情况下,液体沿细微缝隙上升(或下降)的现象。是分子间作用力的表现。液体的表面张力越大,缝隙越细,毛细现象越显著。如地下水沿土壤上升,脱脂棉花吸取药液等。
菌类
菌类的同义词反义词
jūn/jùn lèi一大群以现成的有机物质为营养的生物。包括细菌、黏菌和真菌等。主要通过寄生和腐生吸取养料。
蹈袭覆辙
蹈袭覆辙的同义词反义词
dǎo xí fù zhé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