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迹
墨迹的同义词反义词
mò jì①字画的真迹:喜看古人墨迹。②墨痕:墨迹未干。
墨迹未干
墨迹未干的同义词反义词
mò jì wèi gān写字的墨迹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卜食
卜食的同义词反义词
bǔ shí1.《书.洛诰》:"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谓周时以占卜择地建都,惟有卜洛邑时,甲壳裂纹食去墨迹,认为吉利,即建都洛邑。后用"卜食"作择地建都的代称。
大观帖
大观帖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guān tiè1.汇刻丛帖。十卷。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宋徽宗因《淳化阁帖》板已断裂﹐出内府所藏墨迹﹐命蔡京等稍加厘订﹐重新摹勒上石﹐标题皆蔡京手书。刻工精良﹐优于《淳化阁帖》﹐惜拓本流传甚少。
奎画
奎画的同义词反义词
kuí huà1.指帝王的墨迹。
三希堂法帖
三希堂法帖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xī táng fǎ tiè/tiě/tiē全称《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汇刻丛帖。三十二册。1747年,清高宗敕命梁诗正、蒋溥、汪由敦等主持选编内府所藏魏晋至明代一百三十余家法帖书迹三百四十余件,由宋璋等人摹刻而成,为丛帖中之巨制。三希堂为清高宗室名,以其征得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洵《伯远帖》三件稀世东晋墨迹,故名。
书卷
书卷的同义词反义词
shū juàn/juǎn1.书籍。古代书本多作卷轴,故称为"书卷"。 2.犹墨迹。
书迹
书迹的同义词反义词
shū jì亦作“书跡”。笔迹;墨迹。
云烟
云烟的同义词反义词
yún yān1.云雾﹐烟雾。 2.比喻众多。 3.比喻容易消失的事物。 4.比喻松林。 5.比喻挥洒自如的墨迹。
兰亭序
兰亭序的同义词反义词
lán tíng xù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帖》等。行书法帖。东晋王羲之书。公元353年,羲之与谢安等四十一人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修禊时所作。书法骨格清秀,点画遒美,行气流畅,人称“天下第一行书”。今存唐中宗神龙摹本墨迹。近有人提出《兰亭序》文、帖皆伪,疑为隋唐人伪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