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行星
九大行星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ǔ dà/dài/tài xíng/háng xīng1. 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指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转的主要天体。它们不能发光,以反射太阳的光而发亮。按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大行星
大行星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xíng xīng1.指太阳系的九大行星。详"行星"。
七景
七景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jǐng1.指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
七曜
七曜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 yào①古人对日、月和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的总称。古巴比伦曾用七曜记日,顺序为日曜、月曜、火曜、水曜、木曜、金曜、土曜,即星期日至星期六,故又称“星期”。8世纪传入中国使用。②指北斗七星:遁七曜于中阶。
全率
全率的同义词反义词
quán shuài/lǜ1.古天文术语。推算上元积年,自某一个甲子日的子时往上推,至某一个日月经纬度正好相同﹑五大行星又聚集在同一方位时刻的完整的天文周期称为"全率"。
冥王星
冥王星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g wáng xīng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的次序计为第九颗行星。1930年由美国汤博根据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的计算发现。与太阳平均距离59亿千米。直径2300千米,平均密度0.8克/立方厘米,质量1.43×10^25克。公转周期约248年,自转周期6.387天。表面温度在-220°c以下。表面可能有一层固态甲烷冰。有一颗卫星。
哥白尼
哥白尼的同义词反义词
gē bái ní1. (1473—1543) 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的创立者。在弗伦堡任教士时,建一小天文台,坚持观察天体 30 余年。约于 1536 年撰成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推翻统治天文学 1000 多年的托勒密“地球中心说”,建立了“太阳中心说”(即日心说),指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同五大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运行的普通行星,其自身又以地轴为中心自转。1543 年公开出版了《天体运行论》一书。
土星
土星的同义词反义词
tǔ xīng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的次序计为第六颗行星。与太阳平均距离14.27亿千米。直径12万千米,平均密度0.7克/立方厘米,质量5.688×10^29克。公转周期29.46年,自转周期10小时14分。表面有浓厚的大气,最高温度约-150°c。上空常有比地球强烈数万倍的闪电。有磁场、辐射带、美丽的光环和二十三颗卫星。
地球
天文学大成
天文学大成的同义词反义词
tiān wén xué dà/dài/tài chéng书名。托勒密的主要著作。是古希腊天文学的总结。全书共十三卷。论证大地为球形,讨论太阳运动和各种年的长度,月球的运动和不同周期的五大行星的运动,并叙述星盘与天球仪的制造,日月食的计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