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赋

大赋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fù1.汉赋以铺叙事物见长﹐继承了《楚辞》一些形式上的特点﹐更多地采用散文手法﹐因其篇章宏大﹐后世称为"大赋"。大赋系对东汉以后抒情为主的"小赋"而言。代表作如司马相如《上林赋》﹑扬雄《长杨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等。

子虚赋

子虚赋的同义词反义词
zǐ xū fù赋篇名。西汉司马相如作。赋中假设子虚、乌有先生和亡是公三个寓言人物,前二人分别夸说诸侯国楚、齐的宫苑之壮丽,亡是公继而铺叙皇帝的游猎盛况(《文选》将前一部分题作《子虚赋》,后一部分题作《上林赋》)。全篇结构宏大,辞采富丽,是汉大赋的代表作。

小赋

小赋的同义词反义词
xiǎo fù1.汉代后期继大赋后出现的新体赋﹐至六朝而盛行。多为抒情作品﹐篇幅较小﹐少用典故。至唐宋﹐进士考试科目中的律赋亦称小赋。

土断

土断的同义词反义词
tǔ duàn1.东晋﹑南朝废除侨置郡县,使侨寓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办法。西晋时由于战乱,中原地区豪族多迁居江南,仍称原来郡籍,形成诸侨郡县。至东晋哀帝时,桓温推行土断法,裁并侨置郡县,整顿户籍,史称"庚戌土断"。后南朝各代又多次推行土断,作为加强王朝统治,与豪门争夺劳动力,扩大赋役和兵源的一种手段。

汉赋

汉赋的同义词反义词
hàn fù1.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从《楚辞》发展而来﹐并吸取了荀子《赋篇》的体制和纵横家的铺张手法。有小赋和大赋两种。小赋多为抒情作品。大赋多写宫观园苑之盛和帝王穷奢极侈的生活﹐绮靡富丽﹐为当时统治者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