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太尉

枢密太尉的同义词反义词
shū mì tài wèi/yù1.枢密使的别称。

太尉足

太尉足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wèi/yù zú1.宋李宪用事﹐士大夫皆奴事之。彭孙气凌公卿﹐然尝为宪濯足﹐曰:"太尉足何香也。"宪以足踏其头曰:"奴谄不太甚乎!"见宋苏轼《仇池笔记.太尉足香》。后遂用为阿谀的典实。

太尉

太尉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wèi/yù官名。秦代始设,为全国军政首脑。汉武帝时改称大司马。历代多沿置,但渐成加官,无实权。后成为对武官的尊称。元代以后废止。

段太尉逸事状

段太尉逸事状的同义词反义词
duàn tài wèi/yù yì shì zhuàng传记篇名。唐代柳宗元作。段太尉即段秀实,唐中期名臣。通过段秀实的几件逸事,刻画了他勇于与强暴抗争、真心关怀人民的动人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骄兵悍将的飞扬跋扈和人民被任意欺虐的现实。

石太尉

石太尉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dàn tài wèi/yù1.见"石尉"。

佩紫怀黄

佩紫怀黄的同义词反义词
pèi zǐ huái huáng腰间佩挂紫色印绶,怀里揣着黄金官印。汉代丞相、太尉等皆金印紫绶。指身居高官。

壤虫

壤虫的同义词反义词
rǎng chóng1.即蠰虫。《淮南子·道应训》:"吾比夫子,犹黄鹄与壤虫也,终日行不离咫尺而自以为速,岂不悲哉!"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壮部》:"〔壤〕又为蠰,《淮南·道应》:'犹黄雀与壤虫也。'"晋葛洪《抱朴子·论仙》:"若谓受气皆有一定,则雉之为蜃,雀之为蛤,壤虫假翼,川蛙翻飞……皆不然乎?"南朝陈徐陵《在北齐与梁太尉王僧辩书》:"壤虫之比黄鹄,辙鲋之仰河宗,未足云也。"一说,幼虫。见《淮南子》高诱注。

长史

长史的同义词反义词
zhǎng shǐ1.官名。秦置。汉相国﹑丞相﹐后汉太尉﹑司徒﹑司空﹑将军府各有长史。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志一》。其后﹐为郡府官﹐掌兵马。唐制﹐上州刺史别驾下﹐有长史一人﹐从五品。至清﹐亲王府﹑郡王府置长史﹐理府事。参阅《通志.职官六》﹑《清通典.职官十》。

顺动

顺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ùn dòng1.谓顺应事物固有的规律而运动。语本《易.豫》:"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汉蔡邕《汉太尉杨公碑》﹕"及至太尉﹐四时顺动﹐三光耀润﹐群生丰遂﹐太和交薄。"北周庾信《贺新年表》﹕"臣等言﹕臣闻天地顺动﹐则雷出为豫。"后多指帝王车驾应时而动。

三公

三公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gōng周代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或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时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称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总揽军政大权。唐宋沿用此称,已无实权。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作为大臣的最高荣誉头衔。
12345 共60条